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trig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鸮形目 |
科名 | Strigidae |
科中文名 | 鸱 鸮 科 |
学名 | Glaucidium cuculoides (Vigors, 1831) |
中文名 | 斑头鸺鹠 |
引证 | Noctua cuculoides Vigors, 1831, Proc. Comm. Zoo]. Soc. London, 8(模式产地:喜马拉雅山脉地区)。; |
俗名 | Barred Owlet; 横纹小鸮; 猫王鸟;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本种是鸺鹠属中体形最大的,体长约250毫米,褐色的小型鸮类,没有耳簇羽,头部及上下体均有白色细横斑,腹白色,下腹及肛周有宽阔褐色纵纹,喉部有一显著白色块斑。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华南亚种B.c. whiteleyi标本) 成鸟 上体,头和颈的两侧以及翅的表面暗褐色,密布以狭细的棕白色横斑,这横斑在头顶部特细小和密;眼上有短狭的白色眉纹;有些肩羽和大覆羽的外翈有大白斑;飞羽黑褐色,外翈缀以三角形棕色以至棕白色缘斑,内翈有同色横斑;三级飞羽的内外翈均具横斑,与背部一样;绿羽亦黑褐色,有六道明显白色横斑和羽端斑;颏,颚线及喉部的斑块白色,喉上部中央块斑暗褐,并杂以棕白色细小横斑,上腹和两胁与喉部块斑同色,下腹白而有稀疏的褐色粗纹;尾下覆羽纯白色,覆腿羽白而杂以褐斑;腋羽纯白色。 幼鸟 体色较成鸟棕褐色,上体不具横斑而满布污白色小斑点;后颈有小量三角形白色斑点;下体斑纹也不显著。全体还有白色丝状绒羽分布。 虹膜黄色;嘴峰黄绿,基部较暗;腊膜暗褐色,趾暗黄绿而具棘状硬羽,爪近黑色。 量衡度:(注:见图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斑头鸺鹠可以在白天活动。在强烈阳光下飞翔毫无困难,经常在林中飞动,在云南南部,多栖居在海拔670米至1 200米左右的地区,在滇西可上升到2 000米,在西藏东南部仅见于900米左右的阔叶林内,在秦岭南坡见于780-1 000米左右的阔叶林中。据报道,能像鹰那样在空中捕捉小鸟和大型昆虫。郑作新等(1973)报道,在秦岭剖验6—8月间的10个鸟胃,内容物中昆虫占总频率中70% ,姬鼠及青蛙等不及30% ,植物性物质仅占2%。所吃的昆虫中,有蝉、蝼蛄、蟋蟀、妈蚁,凤蝶毛虫等。在滇西一带,我们剖验3—8月9个鸟胃,昆虫占总食量的63% ,鼠类及蛙占37% 。在西藏,它食蜥蜴,芜青类昆虫,蝗虫及粉蝶幼虫。李桂垣等(1985)在四川剖检过11只鸟胃,从中发现的食物有:蝗虫(3次),姬鼠、蟾蜍和金龟甲(各2次),绒鼠、小家鼠、小鸟、蜻蜓、直翅目昆虫和蚯蚓(各1次);计有63.6%的个体取食害虫和害兽,36.4%的个体兼食有害和有益动物。冬季捕鼠较多,夏季有少数个体捕食青蛙类和小鸟。 郑作新等(1973)于1959—60年7月间在秦岭山区采获3个幼鸟,体形已接近成鸟,5月中在广西梧州采到一窝8只幼鸟,各有不同日龄,最小的体披白色绒羽,仅飞羽及肩羽刚长出正羽,暗褐色,尚未全长,尾羽刚出现羽芽,其余幼鸟正羽已长出,并有暗色斑点,但仍披有白色绒羽;8月在滇西采到的幼鸟,体形已成长,但上体遍布棕白色点斑而非横斑,在海南,5月下旬采到的幼鸟已近似成鸟。8月13日,西藏采获的一个标本,尾羽已全部脱换,新鲜尾羽羽干较短和幼嫩,第四枚初级飞羽已脱换,新羽刚长出嫩芽。它在国内繁殖情况,目前尚缺报道。 |
分布信息 | 印度北部及尼泊尔、锡金、不丹、中南半岛、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 ; 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安徽黄山及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双版纳,西藏墨脱、背崩(留鸟),偶见于山东潍县。 ; |
分类学讨论 | 分类讨论 Hartert (1910年)把采自海南五指山的标本,与印度的指名亚种对比,认为“与指名亚种十分相似,但上体表面较多棕色,尤其是在头、背、肩及翅上覆羽。其余在大小,斑纹方向与指名亚种完全相似,”因而把它命名为G.c.persimile 新亚种。但他没有和G.c.brugeli亚种作比较。我们用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G.c.brugeli标本与海南标本作对比,发现它们在羽色,斑纹,大小方面完全相似,因此我们认为G.c.persi-mile 亚种,应是,G. c. brugeli的同物异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鸟类组(1980: 65)把采自滇西的一个雌鸟,鉴定为G.c.fulvescens,恐也是G.c.rufescens亚种之误。 亚种分化 斑头鸺鹠共有9个亚种,其中有4个亚种分布于我国。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六卷 鸽形目 鹦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