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trig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鸮形目 |
科名 | Strigidae |
科中文名 | 鸱 鸮 科 |
学名 | Ninox scutulata (Raffles, 1822) |
中文名 | 鹰鸮 |
引证 | Strix scutulata Raffles, 1822, Trans. Soc. London, 13;2):280(模式产地:苏门答腊).; |
俗名 | Brown Hawk Owl; 褐鹰鸮; 酱色鹰鸮; 青叶鸮; 乌猫王; 鹞形猫王; |
鉴定特征 | 鉴别特征 外形似鹰,没有显著的面盘和翎领,上体暗棕褐色,有近似白色的前额,肩部附近有不规则的白色块斑,喉及前颈皮黄色而有褐色条纹,其余下体白色,有大形水滴状红褐色点斑,并形成不完整的横斑,尾羽有黑色横斑及白色羽端斑。两性相似。 |
形态描述 | 形态 (据N.s.burmanica亚种标本) 成鸟(春羽)额底、眼先、下嘴基部,颏等均白,眼先缀以黑羽;上体全部浓棕褐色,头顶与头侧均较暗,肩羽和两翅表面均似背部,但肩羽的先端缀以白色斑点,翅上的三级飞羽有白色横斑,但均被其它纯褐羽毛掩盖着;大覆羽外缘渲染棕色;外侧初级飞羽除第一枚外,端部外缘微缀以棕褐色,内翈却具较暗浓的褐色横斑;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内翈均杂以白色或棕白色横斑;翼缘白色;尾淡褐色,横贯以5道黑褐色带状横斑,羽端缀白;喉白而具褐色细纹;胸、腹及肋部为浓褐色,各羽两侧均白,致使下体全部成为白色而具褐斑,有时白色中亦会稍沾棕色;尾赭覆羽纯白,有时具褐色羽干;覆腿羽白而具暗色褐斑,跗蹠羽毛几纯褐色有时杂以棕色细横斑;趾上披以稀疏褐色刚毛;翼下覆羽褐而缀白,腋羽白色或棕白色;而杂以褐色横斑或纵纹。 虹膜黄色;嘴暗褐,先端较淡,腊膜暗绿色,趾黄绿色,爪暗灰色。 量衡度:(注:见图1) |
生物学描述 | 生态 鹰鸮栖息于任何类型的树林里,也见于农田及灌丛地区,但这些地区一定要有一些高大树木;在绸密的森林里,它多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栖息。在秦岭山区,栖居在820米处;在台湾见于2 000米以下的阔叶林中。在黄昏及晚上活动,白天蜷缩身体,藏在大树枝叶茂密处。飞行力强而快捷,常在栖息处突然飞出,在空中捕捉昆虫,有时亦如夜鹰(Caprimulgus),黄昏时,在天空飞翔捕食昆虫。6月间,在秦岭剖验一只鸟胃,食物为蝉,金龟子,步行虫及膜翅目昆虫等;在湖南林区剖验7胃,均为昆虫,主要是金龟子及鳞翅目的虫卵,包括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卵。李桂垣等(1985)在四川剖检过4只鸟胃,内中3只鸮的食物全为昆虫,另1鸟取食毛虫、金龟甲、蟋蟀和燕麦。据Ali等(1969),在印度,此鸮除食昆虫外,还食娃,蜥蜴,小鸟、鼠类等,偶然也捕捉蝙蝠。 鹰鸮的繁殖情况,国内尚缺报道,蜂须贺正氏等(1951)说,在台湾兰屿有过繁殖记录,营巢在树洞中,其他情况略而不详。La Touche (1825—34)曾在福州附近于7月采到过一个幼鸟,但没有得到过卵。据Ali等(1969), burmanica亚种在印度于3月底4月初繁殖,营巢于天然树洞中,巢内没铺垫,由食物残块堆成。每窝产卵3或4个,偶然有5卵;卵白色,圆形,大小平均为35.1×29.5毫米。双亲共同孵卵,孵卵期24天。 |
分布信息 | 遍布我国东部及南部,从黑龙江、吉林、辽宁东部,西南到云南、四川,东至台湾省等广大地区。 ; 苏联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印度次大陆地区,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印度及西亚等地。 ; |
分类学讨论 | 亚种分化 鹰鸮全部共分化成11个亚种,见于我国国内的有3个亚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六卷 鸽形目 鹦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