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archarhiniformes |
目中文名 | 真鲨目 |
科名 | Scyliorhinidae |
科中文名 | 猫鲨科 |
学名 | Parmaturus melanobranchius (Chan, 1966) |
中文名 | 黑鳃双锯鲨 |
引证 | Figaro melanobranchius 邓思明等, 1988; Dichichthys melanobranchius Chan(陈礼宜), 1966;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2尾;全长374-388mm;采自东海和南海。 体延长,柔软,前部宽而平扁,头后部向后渐细狭。头背部近斜直,头长约为全长 的1/5。尾部侧扁而细长,短于头和躯干长,尾鳍基底前上下方无凹洼。吻中长,背视前缘广圆,侧视在鼻孔外缘稍凹,头长约为口前吻长的2.2倍。眼大,长椭圆形,眼径约为口前吻长的1/2,距吻端较距第一鳃孔为近。眼间隔较宽,约为眼径的1.7倍,稍圆凸。鼻孔宽大,斜列,距口端较距吻端为近,长几等于鼻间距;前鼻瓣有个三角形突出,后鼻瓣发达,为前鼻瓣所掩盖。口宽大,弧形,两颌齿暴露,口宽约为口长的2.3倍,为口前吻长的1.1倍。唇摺发达,上下颌唇褶约等长,约与第一鳃孔等长。齿细小而多,多行在使用;正中齿小,3齿头型,两侧齿4-5齿头型。上颌齿每侧约36纵行,下颌齿每侧约41纵行。喷水孔小,近圆形,紧位于眼后。鳃孔5个,狭小,第一鳃孔最宽,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盾鳞近尖盾形,具3棘突3纵嵴。 背鳍2个,后位。第一背鳍小,约为第二背鳍的1/2,吻端至其起点稍大于至尾端距,起点几与腹鳍基底后端相对;基底长稍小于腹鳍基底;前缘微凸,后缘与里缘连续呈钝圆形。第二背鳍与第一背鳍几同形,起点位于臀鳍基底近中央的上方,基底长约为臀鳍基底长的5/6。尾鳍狭短,约为全长的1/6。尾鳍背缘前部约1/3处至第二背鳍基底后方以及腹缘自尾鳍起点稍后处至臀鳍后方,各具2-3纵行扩大的锯齿状大鳞,每1大鳞具3棘突和数纵嵴。在尾上部大鳞两侧,与其他正常鳞之间,有一深色裸露无鳞区;尾下部大鳞两侧无裸露区。尾椎轴低平,尾鳍上叶发达,下叶前部稍突出,中部与后部分隔处具一缺刻,后缘近截形。臀鳍较高,基底长约为其高的2.5倍,起点距腹鳍较距尾鳍起点为近,前缘与后缘几直,连合处呈广圆形,里角稍尖突。腹鳍小于第二背鳍,前、后缘连合呈广圆形,里角稍圆突。胸鳍中大,其长约为头长的1/2,近长圆形,长约为宽的1.9倍,前缘圆凸,后缘近浅弧形,后缘和里缘连合呈广圆形,外角广 圆,里角圆突。 体浅褐色,眼缘和各鳍边缘深褐色,鳃腔黑褐色。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圆口纲 软骨鱼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