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Lam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鼠鳖目 |
科名 | Pseudocarchariidae |
科中文名 | 拟锥齿鲨科(鳄鲨科) |
学名 | 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 (Matsubara, 1936) |
中文名 | 拟锥齿鲨 |
引证 | 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 陈哲聪、庄守正, 1993; Carcharias yvngi Teng(邓火土), 1959; Pseudocarcharias pelagicus Cadenat, 1963; Carchariaskamoharae Matsubara, 1936a; Odontaspis yangi 沈世杰, 1984; |
形态描述 | 体纺锤形,细长。头稍平扁。尾部短于头和躯干长,尾柄短,长等于宽。尾鳍基底上下具凹洼,尾柄每侧具弱侧突。吻中长,圆锥形,吻长为眼径的2倍,前端钝尖,背视颇尖。眼圆而大,稍大于鼻间隔,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为近,无瞬膜;眼间隔宽平,为眼径的2倍。鼻孔横平,距口比距吻端为近,前内缘具一短而圆的前鼻瓣,后内缘具一小而尖的后鼻瓣。口很大,深弧形,长约等于宽,下颌较短狭,齿暴露;上唇褶长于下唇褶。两颌齿同形,锥状,向内斜曲,齿根分叉,上领齿14-0-15,下颌齿13-0-13;上颌第三齿颇小;上颌自第四齿,下颌自第三齿后渐变小,两颌除第三、四、八和九齿侧缘基部残存细小或退化的小齿头外,其余齿均无小齿头。喷水孔小,位于眼后口角上方。鳃孔很宽大,为眼径的2倍,为鼻间隔的2/5倍,最后鳃孔位胸鳍基前方,鳃孔下缘稍位胸鳍起点水平线上。 背鳍2个,第一背鳍大于第二背鳍和臀鳍,起点恰位于吻端和尾鳍基的中点。第二背鳍位于腹鳍和臀鳍基部之间的上方,基底长为第一背鳍基的1/2,基底长短于起点至第一背鳍基底后端距的1/4,两背鳍后角尖突。尾鳍中长,尾椎轴上翘,上叶狭长,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狭长,与后部相隔处有1缺刻,后部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合,尾鳍后缘斜而稍凹。尾柄短,宽等于高,尾鳍基上下有深凹洼,两侧具弱侧突。臀鳍最小,起点稍后于第二背鳍基的后下方,后角尖突。腹鳍小于第一背鳍,恰位于第二背鳍前下方,距第一背鳍较远。胸鳍小,约为头长2/5,内角广圆,盾鳞细小,柄短,基板近方形,棘突椭圆形,前后端尖突,具3纵嵴,两侧的纵嵴不太明显。 背部及两侧暗褐色,腹面暗灰色,各鳍均呈暗褐色,后缘具狭白边。 我们未见标本,依据Teng(邓火土,1959), Compagno (1984),和陈哲聪等(1993)资料综合描述。 |
生物学描述 | 近底栖息中小型鲨,白天至较深水中可达300m以下,夜至表层。卵胎生,胎儿在子宫有同种相残习性,当胎儿长3-4cm时吸食其他受精卵卵黄,每产4仔(每个子宫2仔),雄成鱼长74-110cm,雌成鱼长89-102cm,刚产仔鲨长约41 cm。腹腔大,肝脏很大,富含角鲨烯。 |
分布信息 | 台湾东北海域; 朝鲜,日本,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圆口纲 软骨鱼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