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qualiformes |
目中文名 | 角鲨目 |
科名 | Echinorhinidae |
科中文名 | 棘鲨科 |
学名 | Echinorhinus cookei Pietschmann, 1928 |
中文名 | 笠鳞棘鲨 |
引证 | Echinorhinus brucus 沈世杰, 1990; Echinorhinus brucus Teng(邓火土), 1958; Echinorhinus cookei Pietschmann, 1928; Echinorhinus cookei 陈哲聪、庄守正, 1993; |
形态描述 | 体延长粗壮,头稍平扁。吻短,吻端圆,吻从眼部向前渐窄;全长为头长的3 倍;头长为吻长5倍;吻长为眼径的3 倍,眼间隔为眼径的5 倍。鼻孔横列,距口较距吻端为近,前鼻瓣中央有一叶状突起。口新月形,口宽大于吻长,口角具短小唇褶。两颌齿同型,侧扁,齿头向口角倾斜呈切缘,切缘中央有微细锯齿,侧齿头每侧2个,个别有3个齿头;齿根部宽阔,边缘锯齿发达;上颌每侧13齿,缝合部第一侧齿左右靠近;下颌每侧10齿,缝合部有空隙;两颌均无正中齿,1行在使用。喷水孔小,位眼后方,其直径为眼径的1/2。鳃孔大,第五鳃孔最大,为第一鳃孔长的2倍,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鳞小,直径小于5 mm,不扩展为圆盾状,亦不连结成片;基板圆,表面有多数辐射状隆起嵴,中央具1棘突,鳞呈笠状。 背鳍2个,后位;两背鳍小,上角和下角钝圆。第一背鳍位于腹鳍基部中央上方;第二背鳍与第一背鳍同形几同大,起点在腹鳍基底后端上方。尾鳍镰刀形,后端尖,上叶发达,下叶前部不分叶,呈三角形突出,后缘斜直,尾鳍长为全长的1/4。腹鳍大, 基底长为第一背鳍基底长的2.3倍,后角短而锐尖,外角圆,起点前于第一背鳍起点下方。胸鳍短小,后缘截形,外角和里角圆,起点在第五鳃孔的中央下方。 体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 本种描述参考Teng(邓火土)(1962) , Compagno (1984)和陈哲聪等(1993)的资料。 |
生物学描述 | 为大型缓慢行动底栖深水鲨,栖息水深18-900 m处,有时也至浅水区,最长可达3.1 m。卵胎生,每产15-24仔。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我国台湾东北海域; 新西兰和太平洋。;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圆口纲 软骨鱼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