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cipen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鲟形目 |
科名 | Acipenseridae |
科中文名 | 鲟科 |
学名 | Acipenser dabryanus Duméril, 1868 |
中文名 | 达氏鲟 |
俗名 | Yangtse River sturgeon(FS); 长江鲟; 沙腊子(长江); 小腊子(四川); 鲟鱼; |
形态描述 | 形态 背鳍48—53;臀鳍32—34;胸鳍38—39;腹鳍30—31。鳃耙19—55。 体长为体高的6.70—8.83倍,为头长的2.77—3.25倍;头长为吻长的1.97—2.13倍,为眼径的8.79—18.00倍,为眼间隔的3.60—4.12倍。 体长梭形,胸鳍前部平扁,后部侧扁。头呈楔头形。吻端尖细,稍向上翘。鼻孔大,位眼前方。眼小,均位头侧中央部。口下位,横裂,能伸缩,上下唇具有许多细小突起。吻的腹面具2对长触须,其长约等于须基距口前缘的1/2。鳃裂大。鳃耙多且排列紧密,薄片状。 背鳍1个,后位,起点在腹鳍之后,近于尾鳍。臀鳍起点稍后于背鳍。胸鳍位低,位鳃孔后下方。腹鳍后缘凹形、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 幼鱼皮肤粗糙,成体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光滑面。体具5纵行骨板,背鳍前面有9—14块,第一块骨板不特别大,背鳍后有1—2块;体侧骨板31—40块;腹侧骨板10—12块;臀鳍前后各有1—2块大骨板。成熟鱼额、顶骨在背中线上彼此紧接或相嵌,不留颌、顶骨间缝(或间孔)。脊柱结构上,有27枚左右完整的壳状椎体;在两枚基背片之间只有1枚间背片。尿殖管结构上,达氏鲟的内输卵管游离部分较长,后端有小孔,雄体有细长的内输卵管盲管。 体背部和侧板以上为灰黑色或灰褐色,侧骨板至腹骨板之间为乳白色,腹部黄白色或乳白色。 |
生物学描述 | 习性 达氏鲟喜群集于水流缓慢、泥沙底质、富有腐植质及底栖动物的近岸浅水河段活动,为纯淡水定居性鱼类。食物种类完全是淡水类型,为杂食性鱼类,主要食物有蜻蜓目、蜉蝣目、摇蚊科、寡毛类等昆虫幼虫及底栖无脊椎动物,其次也食某些高等植物的碎屑以及藻类等。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食物的种类有一定的变化。体长在100mm以下的个体,主要以水生寡毛类昆虫幼虫和浮游动物为食;体长100—200mm时则以水生寡毛类和小型的底栖鱼类为主要食物;体长在200mm以上时,食物的种类增多,以蜻蜓目幼虫、摇蚊幼虫和水生寡毛类为主要食物,另外,也食各种水生维管束植物。雄鱼体长750—1050mm、体重4.5—12.5kg、4—7龄时性成熟;雌鱼体长930—1080mm、体重9.0—15.1kg、6—8龄时性成熟。绝对怀卵量为6—13万粒。春季3—4月、冬季11—12月产卵,但以春季为主。一般在流速1.2—1.5m/s、透明度33cm、水深5—13m的主河道的石砾滩上产卵。卵径2.2—2.8mm。受精卵粘性,在水温17—18℃时经117小时可全部孵出。不同年龄的体长和体重及年增长情况见表6。 从表6中可看出,达氏鲟在6—7龄增重最快,最大平均年增长量为3.25kg。 |
分布信息 | 在朝鲜汉江口有过分布。 ; 现仅分布于我国长江干支流,上溯可达乌江、嘉陵江、渠江、沱江、岷江及金沙江等下游。以往曾在黄河流域、黄海、东海等处有过记载。 ;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8尾,采自上海,湖北宜昌、香溪,四川。体长103—265mm。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为长江中上游的中型经济鱼类,最大个体可达1.5kg以上,一般是几百g,在长江渔业中不占明显地位,其产量常与中华鲟统计在一起,故未有此种鱼的产量。肉味丰腴,卵子经盐渍后尤为美味,另外,鳔和脊索可制成鱼胶。 现今天然产量不多,分布范围又逐渐缩小,已被列为我国2类野生保护动物。1976年3月在长江宜宾段用人工拴养催产及仔幼鱼培育已获得成功。由于达氏鲟为淡水定居鱼类,底栖、杂食性,个体小,性成熟早,能适应大、中、小各类水库及溪河、山塘等水体,并能和鲢、鳙、草鱼等混养,是一种理想的养殖对象。 捕捞工具最早使用铜鱼网(俗称水密子网,系底层流网),以后改进用鲟鱼钩(俗称大滑钩)、三层刺网等,捕捞效果更好。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鲟形目 海鲢目 鲱形目 鼠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