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cipen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鲟形目 |
科名 | Acipenseridae |
科中文名 | 鲟科 |
学名 | Acipenser sinensis Gray, 1834 |
中文名 | 中华鲟 |
引证 | Acipenser sinensis Evermann et Shaw, 1927; |
俗名 | Chinese sturgeon (FS); 大腊子; 黄鲟(四川); 腊子; 鲟鱼; |
形态描述 | 形态 背鳍50—54;臀鳍30—34;胸鳍48—54;腹鳍32—42;鳃耙9—15+6—10。 体长为体高的6.71—8.75倍,为头长的2.83—3.17倍。头长为吻长的1.90—2.83倍,为眼径的12.36—19.41倍,为眼间隔的3.44—3.9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73倍。 体长形,两端尖细,背部狭,腹部平直。头呈长三角形。吻尖长。鼻孔大,两鼻孔位眼前方。喷水孔裂缝状。眼小,椭圆形,位于头后半部。眼间隔宽。口下位,横裂,凸出,能伸缩。唇不发达,有细小乳突。口吻部中央有2对须,呈弓形排列,其长短于须基距口前缘的1/2,外侧须不达口角。鳃裂大,假鳃发达。鳃耙稀疏,短粗棒状。 背鳍1个,后位,后缘凹形,起点在臀鳍之前。臀鳍与背鳍相对,在背鳍中部下方。腹鳍小,长方形,位体中央后下方,近于臀鳍。胸鳍发达,椭圆形,位低。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尾鳍上缘有1纵行棘状鳞。 幼鱼体表光滑,成鱼体表粗糙。具5纵行骨板。背部正中1行较大,背鳍前有8—14块,背鳍后有1—2块;体侧骨板29—43块;腹侧骨板13—17块;臀鳍前后各有1—2块。成熟鱼额、顶骨在背中线上彼此不紧接,留下长形的额、顶骨间缝(或间孔),可见到下面的软骨脑颅。脊椎结构上,只有9枚左右完整的壳状椎体,在两枚基背片之间有2—4枚间背片。尿殖管结构上,中华鲟内输卵管较短,雄体的内输卵管末端封闭,不具内输卵管盲管。 体色在侧骨板以上为青灰、灰褐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逐步由浅灰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为乳白色。各鳍呈灰色而有浅边。 |
生物学描述 | 习性 生活在大江和近海中,为底性、洄游或半洄游性鱼类。5—6月群集于河口,秋季上溯到江的上游。以摇蚊和水生昆虫幼虫、软体动物、小鱼等为主要食物。常见个体50—300kg,最大个体可达600kg。生长较快,但性成熟较晚。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通常产卵群体中,雄鱼年龄组为9—22龄、体长为1.7—2.4m、体重为40—125kg;雌鱼年龄组为16—20龄、体长为2.4—3.1m、体重为172—300kg。怀卵量大,个体绝对怀卵量达30.6万—130.3万粒,平均为64.5万粒。9—11月份至江上游产卵。产卵期需在水温18.0—20.5℃、含沙量0.715—0.915kg/m3、流速为2.2—2.6m/s、透明度为4—6cm、pH8、溶氧量9.2ml/L、水深5—19.8m的河流。在长江比较集中的产卵场是在金沙江的宜宾—屏山地段。属一次排卵类型。产粘着性沉性卵,卵粘在石砾上孵化。成熟卵椭圆形、绿褐色。卵径约3.6mm。受精卵在水温17—18℃时经123—140小时可孵出仔鱼。产卵后亲鱼多数迅速离开产卵场至下游和河口区栖息。 |
分布信息 | 朝鲜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 北起黄海北部海洋岛、南至珠江、海南省万宁县近海均有分布,溯长江可到金沙江下游、沿珠江可达广西浔江。 ;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8尾,分别采自长江、上海、广东、浙江省宁波、福建省福州。体长128—440mm。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为大型经济鱼类,肉和卵都可食用。脂肪蛋白含量均高。鳔和脊索可制胶,鱼鳍和鱼唇也多胶质。此外还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因为它是白垩纪残留下来的种类,为我国特有种,已被我国列为一类野生动物保护物种。为了保护此物种,有关部门进行了多年的繁殖、移养、放流等的研究。现已可移养到池塘、水库中,生长良好,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淡水养殖鱼类。放流成绩也很可观,至1992年已放流100多万尾,使资源量逐渐增多。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鲟形目 海鲢目 鲱形目 鼠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