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nguilliformes |
目中文名 | 鳗鲡目 |
科名 | Muraenesocidae |
科中文名 | 海鳗科 |
学名 | Muraenesox talabonoides (Bleeker, 1853) |
中文名 | 鹤海鳗 |
引证 | Muraenesox talabonoides Chen, 1929; Conger talabonoides Bleeker, 1853; |
俗名 | Indian pike conger; Indian putyekanipa; 似鹤海鳗; 似太拉海鳗; |
形态描述 | 体长为体高的(鳃孔处)17.92-18.45倍,为头长的6.03-6.68倍。头长为吻长的3.36-3.71倍,为眼径的9.93-11.00倍,为眼间距的9.80-11.00倍。尾部长为头与躯干合长的1.11-1.26倍。 体延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尾部长于头与躯干部的合长。体较高。头细长,锥状。吻长。眼长椭圆形;眼间隔稍小于眼径,微隆起。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具短管,位于吻部前方1/3处稍后,近于口的边缘处;后鼻孔呈圆孔状,位于吻的后部1/3的前方,与眼睛在同一水平线上。口大,水平状,口裂达眼后方。上颌稍长于下颌。上颌齿一般为3行,中间1行较大,呈钝锥状,稍侧扁,内、外侧的2行齿细小。颌间骨部周围1行为大犬齿,约5-8个。犁骨齿3行,中间1行特别发达,呈三角形。下颌齿4行,其中第1、3行最大,第1行近颌部边缘齿细长尖锐,向外倾斜,个体较大的标本该齿为横卧状。鳃孔大,上方始于胸鳍基部,下方间隔近,以膜分开。肛门位于体1/2的前方腹面。 体无鳞,皮肤光滑裸露。侧线孔明显。 背、臀、尾鳍发达,相连续。背鳍始于胸鳍上方的稍前处。臀鳍紧位于肛门后方。胸鳍位于体的中部,起于鳃孔紧后方,呈尖形,头长为胸鳍长的4.06-4.30倍。尾鳍亦呈长尖形。 体背部银灰色,体侧及腹面乳白色,背、臀、尾鳍边缘黑色,胸鳍无色。 |
分布信息 | 产于中国台湾海峡南部的南海; 国外分布西起红海,东到印度尼西亚,北至中国台湾海峡南部。;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5尾,体长560-663mm;采自广东闸坡、广西北海、海南三亚。 |
经济价值 | 为上等食用鱼类,肉质细嫩,鳔可制鱼肚,产量大,尤以海南岛海头港最多。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鳗鲡目 背棘鱼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