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nguilliformes |
目中文名 | 鳗鲡目 |
科名 | Ophichthyidae |
科中文名 | 蛇鳗科 |
学名 | Cirrhimuraena chinensis Kaup, 1856 |
中文名 | 中华须鳗 |
引证 | Cirrhimuraena chinensis Kaup, 1856; |
形态描述 | 体长为背鳍起点处体高的30.1-42.9 (34.6) 倍,为背鳍起点处体宽的33.4-46.5 (36.4) 倍,为肛前躯干长的2.8-3.1 (2.9) 倍,为头长的10.3-10.9 (10.5) 倍,为背鳍前距的8.9-10.4 (9.4) 倍,为胸鳍长的17.1-23.5 (20.1) 倍。头长为吻长的4.4-5.3 (5.0) 倍,为眼径的10.0-16.0 (12.8) 倍,为眼间隔的7.7-9.1 (8.2) 倍。口裂长为口裂宽的1.7-2.3 (1.9) 倍。 幼体体纤细,成体体略粗壮,躯干部和尾部的前2/3圆柱形,尾部后1/3渐侧扁。头较短小,尖锥形。吻尖突而平扁。眼很小,圆形;眼间隔宽阔,微隆起。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短管状,位于上唇边缘,接近吻端;后鼻孔呈斜形的裂孔,具皮瓣,位于上唇内侧、眼前缘的下方,开口于口内。口很大,前位,口裂宽接近头长的1/2。上下颌扁簿而纤长,上颌略长于下颌。齿细小,尖锐;上颌齿4-6行,排列呈带状;下颌齿2行,排列不规则;前颌骨齿丛较小,菱形;犁骨齿2-4行,呈带状排列。上唇边缘具发达的唇须,流苏状。舌附于口底。鳃孔较小。肛门位于体前方的1/3处或稍后。 体无鳞,皮肤光滑。侧线孔明显。 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的上方或稍后方。臀鳍起点紧接肛门。背鳍和臀鳍较发达,止于尾端的稍前方,不相连续。胸鳍发达,长约为头长的1/3-1/2,末端尖细。无尾鳍,尾端尖秃。 液浸标本体背侧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鳍与所在部位的体色相近。 |
生物学描述 | 为近岸暖水性小型底层鱼类,骨软肉嫩,味鲜美。穴居于底质为沙泥、贝类丰富的低潮区。善用尾尖钻穴,退潮时钻入沙泥中,涨潮时游至沙泥上面,以蛏、蛤及其它底栖动物为食,是蛏、蛤养殖的主要敌害。 另检视采自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的标本158尾,发现体形变化较大,一般幼体体较纤细,成体体略粗壮,但大个体之间体形的肥瘦变化程度仍较大。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太平洋西部海域。; 中国见于东海和南海;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20尾,体长126-295mm;采自福建霞浦、平潭、莆田、厦门、东山。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鳗鲡目 背棘鱼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