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lupe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鲱形目 |
科名 | Clupeidae |
科中文名 | 鲱科 |
学名 | Tenualosa reevesii Richardson, 1846 |
中文名 | 鲥 |
引证 | Alosa reevesii Richardson, 1846; Clupea toli Day, 1878; Clupea reevesii Günther, 1868; Alausa palasah Richardson, 1846; Macrura reevesii Fowler, 1941; Tenualosa reevesii (Richardson:Whitehead, 1985); Alausa reevesii Valenciennes, 1847; Clupea sinensis Linnaeus, 1758; Hilsa sinensis Regan, 1917; Sardinella toli Jordan et Evermann, 1903; Clupea sinensis Bonnaterre, 1788; Hilsa reevesii Regan, 1917; Macrura sinensis Fowler, 1941; Macrura ilisha Fowler, 1941; |
俗名 | Chinese shad (FS); Reeves Shad (FAO); Sam lai; San le (Kwangtong,China); 黎氏鲥(陈兼善,1985); 李氏鲥鱼; 三来; 三黎(广东); 生鳓(台湾); 鲥刺(福州); 锡箔鱼(上海); 中华鲥鱼(王以康,1958); |
形态描述 | 形态 背鳍17—18;臀鳍18—20;胸鳍14—15;腹鳍8。纵列鳞42—44,横列鳞16—17。鳃耙110+172。 体长为体高的2.60—3.06倍,为头长的3.25—3.56倍,头长为吻长的4.03—4.28倍,为眼径的4.29—4.75倍,为眼间隔的4.46—4.75倍。 体长椭圆形。头侧扁,前端钝。头背通常光滑。顶骨缘无细纹,少数顶骨缘或有很窄的细纹。吻圆钝,中等长。眼较小,侧前位,脂眼睑较发达,几乎盖着眼的一半。眼间隔窄,中间隆起。鼻孔明显,距吻端较距眼前缘稍近。口较小。上下颌等长。前颌骨中间有显著的缺凹,上颌骨的未端伸到眼中央的后下方,下颌骨末端伸到眼后缘的后下方,舌发达。口无齿。鳃盖光滑。鳃孔大,向头腹部开孔而止于眼的前下方。假鳃发达。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细密,数多。肛门紧位臀鳍的前方。 体被圆鳞,不易脱落。鳞片前部有5—7条横沟线。环心线细,均不中断,后面有放射状纵沟,无孔。头部光滑无鳞。腹部棱鳞强,16—17+14个。背、臀鳍的基部有很低的鳞鞘。胸、腹鳍基部有短的腋鳞。尾鳍基部无明显的长鳞。无侧线。 背鳍始于体中央稍后的上方。臀鳍距尾鳍基近,其基部约与背鳍基等长。胸鳍后方伸不到腹鳍始点。腹鳍始于背鳍的下方,始点距前鳃盖后缘和距臀鳍始点的距离相等。尾鳍略短于头长,且为深叉形。尾柄短,其长约等于其高。 体背部绿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幼鱼期体侧有斑点。吻部乳白色。吻背方淡灰色。鳍淡黄色,且背、尾鳍边缘灰黑色。 |
生物学描述 | 习性 鲥为暖水性中上层海洋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饵料,其中又以挠足类、虾类和硅藻为主。在生活的各阶段食性稍有不同,降海前的幼体以淡水浮游生物为食;降海后的幼鲥以海洋挠足类和硅藻为食;成年鲥以海产挠足类和硅藻为主。摄食强度随着向河口移动而逐渐减弱。如温州捕获的鲥鱼胃饱满度在3级以上,而舟山捕获的鲥鱼多半处于空胃状态。溯河进入淡水后,一般不摄食。产卵后有少数亲鱼又开始摄食。性腺是在洄游过程中逐渐发育的。当4月初开始由南至北洄游时,卵巢和精巢为Ⅲ期,5月份到达舟山时,部分鲥鱼的卵巢已发育到Ⅳ期。产卵期从6月上旬至8月下旬。绝对怀卵量在100万粒以上,最高为389.4万粒。产卵时选择在江底多砂质卵石,水温在25—32℃(以27—30℃最佳),透明度为15—30cm,流速为1m/s,流量为2500—4000m3/s的沙质底清澈水处。繁殖时三、五成群活跃在大江水上层。雌雄相互追逐,多在午后至傍晚前产卵。卵为浮性卵,具油球。卵径一般在0.7mm左右。一次性产卵,繁殖能力较大。受精卵在水温26.5—27.0℃时17个小时可孵出仔鱼。仔稚鱼培育期间在水温26—34℃,从仔鱼出膜到稚鱼鳞片完全形成需要29天。1龄鱼体长24cm左右;2龄鱼体长35cm左右;3龄鱼体长44—51cm;4龄鱼体长53cm。4龄鱼以后生长逐渐缓慢。在长江口可见到最大个体达4.2kg,而钱塘江口最大个体为5kg。3龄鱼性成熟。此时雌鱼平均体长为51cm,体重为2kg;雄鱼平均体长44cm,体重1.3kg。 鲥鱼在海洋中生活2—3年后,溯河到淡水中繁殖。仔鱼长到8.5cm左右,约在11月以后降海育肥。溯河洄游的生殖群体年龄为3—7龄组,其中以4、5龄组居多,分三支进入珠江、长江、钱塘江进行繁殖。进入珠江的鲥鱼,渔汛期最早。在每年的4月上旬即溯河洄游进珠江口,经西江,最后进入黔江。在广东肇庆至广西黔江处产卵。进入长江口的鲥鱼,于每年4月下旬到达长江口,又分2支上溯。一支上溯至都阳湖及赣江处产卵;另一支上溯至洞庭湖水系的湘江的长沙至株州和宜昌以下的长江干流处产卵。进入钱塘江的鲥鱼,一般在5月中旬,然后上溯至富春江产卵。鲥鱼溯河、降海洄游常与盐度、透明度、水温、流速等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在溯河洄游中,常结成大群。在长江口下游常年产量为50万kg左右,1974年曾高产达157.5万kg。以后由于污水及水利工程(拦江筑坝)兴建,产卵场严重破坏,又加超强度的捕捞亲鱼和幼鱼,其资源量严重衰退,至1985年仅有3万kg。为了保护倒鱼的资源,我国相继开展了鲥鱼人工授精、卵孵化及仔鱼培育的研究,有关部门还提出从1987年3月起对长江鲥鱼的短期(3年)禁捕规划。3年禁捕鲥鱼工作已取得一定成就,但目前长江鲥鱼资源濒临枯竭的现状仍无明显改变。 |
分布信息 | 鲥鱼在我国分布甚广。从黄渤海到南海,北起辽东,南至两广,东起江浙,西至川黔均有出产。 ; 西起印度-西太平洋的安达曼,东至菲律宾,北至日本南部的海域。 ;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5尾,采自江西湖口、福建厦门。体长69—132mm。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鲥鱼为我国名贵经济鱼类,肉味鲜美,鳞下脂肪丰富,为鱼类之上品,驰名中外,经济价值极高,为人们所重视。我国古代曾对鲥鱼的形态、生态等有过记载。如明朝李时珍(1596)的《本草纲目》对鲥鱼的名字注曰“初夏时有,余月皆无,故名时”,对其性状注曰“鲥鱼形秀而扁,微似鲂而长,白色如银,肉中多细刺如毛,大者不到三尺,腹下有三角,硬鳞如甲,其脂在鳞甲中,自甚惜之”,对其食用注曰“鲥甘平,补虚劳,其鲜与它鱼不同,石灰水浸过,晒干层起之,作女人花钿(dian)甚良”。 1979年江苏省水产研究所在长江捕捞幼鲥进行人工养殖。幼鲥2龄以下,体全长22.7cm以下的个体,体侧多斑点和纵线,成鱼则无。以往根据体侧斑点而订的云鲥Macrura ilisha,看来是鲥鱼的同物异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鲟形目 海鲢目 鲱形目 鼠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