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lupe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鲱形目 |
科名 | Engraulidae |
科中文名 | 鳀科 |
学名 | Coilia grayii Richardson, 1844 |
中文名 | 七丝鲚 |
引证 | Coilia grayi Jordan et Seale, 1926; Coilia clupeoides Fowler et Bean, 1920; Coilia(Chaetomus)grayii Bleeker, 1873; |
俗名 | Seven filamented anchovy (FS); 白鼻; 白刺(龙海); 长尾刺(福鼎沙埕、霞浦三沙、连江); 刺鱼; 凤尾(广海); 凤尾(汕头); 凤尾鱼; 葛氏鲚鱼(王以康,1958); 黄鲚(珠江); 马刀; 马鲚; 马齐; |
形态描述 | 形态 背鳍I,12—13;臀鳍74—88;胸鳍7+10—11;腹鳍I-6。纵列鳞58—62;横列鳞9。 体长为体高的4.38—6.28倍,为头长的5.4—6.15倍。头长为吻长的6.17—8.7倍,为眼径的5.26—6.21倍,为眼间隔的3.47—4.11倍。 体延长,侧扁,向后渐细长。腹部棱鳞显著。头短,侧扁。吻短,圆突,等于或大于眼径。眼中等大,侧前位。眼间隔宽,中间略高。鼻孔明显,紧位于眼的前方,前后两鼻孔紧接,前鼻孔稍小。口大,下位。口裂倾斜。上颌骨后延伸达胸鳍基部,上颌骨下缘有细锯齿。辅上颌骨2块。齿细小,绒毛状,上下颌齿单行。犁骨和骨均有绒毛状齿带。鳃盖软而光滑。鳃孔宽大。假鳃发达。鳃耙细长,19—21+24—30,最长鳃耙等于或稍短于眼径。左右鳃盖膜相连,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9—10。 体被易脱落的薄圆鳞。鳞片前缘凸圆,后缘整齐,环心线细。头部无鳞。腹部棱鳞15—17+22—26。胸鳍和腹鳍的基部各有1宽大的腋鳞。无侧线。 背鳍位于体前半部上方,背鳍基前方有1短棘。臀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胸鳍侧下位,上缘有7游离鳍条,均延长为丝状,向后伸到或超过臂鳍起点。腹鳍短小,始于背鳍小棘的下方。尾鳍两叶不对称。上叶尖长,下叶短小,下叶的鳍条与臀鳍条相连。 体银白色。背缘绿色。尾鳍尖端稍带黑色。背鳍、胸鳍、腹鳍浅色。 体腔中等大,腹膜浅色。胃囊状。肠短,一次盘曲。肠长短于体长的1/2。幽门盲囊20—26。鳔大。 |
生物学描述 | 习性 为我国沿海和河口的常见中上层鱼类,也有时进入淡水中。摄食以甲壳类(包括贝甲类、介形类、挠足类、等足类、端足类、涟虫类、糠虾类,燐虾类、十足类)为主,其中以挠足类和端足类为最重要。食料成分随年龄而有变化,年龄较小的七丝鲚(体长2Ocm以下、体重4.1—35.3g)时食小型甲壳动物(挠足类、介形类、枝角类、甲壳类动物等),年龄较大的七丝鲚(体长20cm以上、体重18.5—80.8g)则食较多的大型甲壳动物(如燐虾、毛虾、多毛类)。在福建省每年3—6月成熟个体成群由外海洄游至闽江、九龙江、晋江、木兰溪处产卵,主要产卵场在九龙江口石码、江东桥一带,在沙底水流缓慢处,分批产卵。受精卵在半咸水海域孵化。孵化后的稚鱼一部分随潮水流至外海,另一部分在河口、港湾一带生长。在福建全年可捕获,但以春夏季为盛期。用流刺网、虎网和定置网等捕捞。 |
分布信息 | 我国北起福建福州,南至广西的近海海域。;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10尾,采自福建福州、石码,广东汕头、海门、南澳、广海。体长122—320mm。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鲟形目 海鲢目 鲱形目 鼠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