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ypri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鲤形目 |
科名 | Cyprinidae |
科中文名 | 鲤科 |
学名 | Sinilabeo dero (Hamilton), 1822 |
中文名 | 墨脱华鲮 |
引证 | Labeo diplostomus: Day, 1878, The fishes of India, London; 540.; Labeo dero: Hora and Mukerji, 1936, Rec. Indian Mus., 38(2): 142(沿喜马拉雅山直至印度、缅甸).; Cyprinus dero Hamilton, 1822, Fish. Ganges: 277(布拉马普特拉河).; |
形态描述 | 背鳍iii-10;臀鳍iii-5;胸鳍i-16—18;腹鳍i-8。侧线鳞{[41(6-7-v)/(9-10)43]};背鳍前鳞约18(排列不规则);围尾柄鳞20。下咽齿3行,2?3?5—5?3?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约40—42。脊椎骨数4+38。 体长为体高的3.7—3.9倍,为头长的4.4—4.7倍,为尾柄长的6.3倍,为尾柄高的7.4—7.7倍。头长为吻长的2.1—2.6倍,为眼径的7.0—7.8倍,为眼间距的2.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倍。 体较高,略侧扁,腹部平坦。吻圆钝,在鼻孔前缘凹陷,吻端、吻侧及其背面具珠星。前眶骨下缘有一斜沟走向口角。吻长约等于眼后头长或稍长。吻皮下垂几完全盖住上唇,边缘光滑。在鼻孔垂直线上具一深缺刻,使吻皮侧端形成一狭长部分,且使该处上唇外露。上唇与上颌不分离,紧贴于上颌外表,外缘光滑,侧端内缘具肉质乳突,上唇在口角处与下唇直接相连。下唇与下颌分离,其内缘和前缘具乳突,唇后沟与颏部浅沟之间具隔膜相隔,互不相通,颏沟明显。口下位,呈半月形。下颌很厚,向口内倾斜,外被角质层,极易脱落。眼较小,位于头的中部。须退化,仅留口角须1对,细小或退化。峡部间距约为眼径的1.5倍。鳞片中等大,胸部的鳞片异常细小,背鳍前鳞小,排列不规则。腹鳍基具有狭长的腋鳞,背、臀鳍鳞鞘不明显。侧线完全,前部稍下弯,向后平直伸达尾柄中轴。 背鳍甚靠近吻端,末根不分枝鳍条较硬,但不成硬刺,外缘深内凹,第一或第二根分枝鳍条为最长,远超过头长。胸鳍尖,第一根分枝鳍条为最长,约等于头长或稍短。腹鳍起点位于背鳍第四根分枝鳍条基部的下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近,末端后伸不达肛门,相距约2个鳞片。肛门距臀鳍起点约2个鳞片。臀鳍外缘内凹,其起点距腹鳍基和距尾鳍基相等,向后伸几达尾鳍基。尾鳍深叉形,上下叶等长,末端尖,最长鳍条约为最短鳍条的 2.5—3.0倍。 下咽骨前、后臂均短,呈三角形;下咽齿侧扁,主行第一枚齿最大,齿冠均成斜面。鳃耙尖,较薄,呈紧密的片状排列。鳔大,2室,前室粗圆,后室细长。肠管细长。腹膜棕黑色。 鲜活时体呈青灰色,各鳞中间为带红色的斑点。固定标本体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鳞片中间褪成浅色斑点,连成若干纵行条纹,侧线以上的纵纹明晰。各鳍呈灰黑色。 |
分布信息 | 雅鲁藏布江水系。;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2尾;体长265—322mm;采自西藏墨脱。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