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ypri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鲤形目 |
科名 | Cyprinidae |
科中文名 | 鲤科 |
学名 | Gymnocypris namensis (Wu et Ren), 1982 |
中文名 | 纳木湖裸鲤 |
引证 | Schizopygopsis microcephalus namensis Wu and Ren(武云飞、任慕莲),1982,动物学报,28(1):80(西藏纳木湖).; |
形态描述 | 背鳍iii-8;臀鳍iii-5;胸鳍i-17—19;腹鳍i-8—9。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1—16,内侧18—25。下咽齿主要为1行,4—4,也有2行的,1·4—4·1。 体长为体高的4.1—5.9(5.6)倍,为头长的3.2—4.3(3.6)倍,为尾柄长的5.6—6.6(6.0)倍,为尾柄高的11.2—16.2(13.4)倍。头长为吻长的2.7—3.8(3.6)倍,为眼径的4.8—5.8(5.4)倍,为眼间距的2.8—3.7(3.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0—2.8(2.4)倍。 体延长,稍侧扁;体背稍隆起,腹部圆。头锥形。吻钝圆。口亚上位、端位或亚下位。大部分个体的下颌内侧具角质,有极少数个体形成细窄的角质前缘;下唇细狭不发达,仅限于下颌的两侧;唇后沟中断。无须。眼稍大,侧上位;眼间适中,略平坦。在颊部和颊部每侧各具一列发达的粘液腔。除臀鳞和肩鳞外,全体裸露无鳞;臀鳞发达,其行列的前端可达腹鳍。侧线完全,近直形,后伸入尾柄之正中。 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较强,其后缘的下半部每侧具有细小锯齿12—17枚;雄性性成熟个体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与其前一根不分枝鳍条之间隔扩大,由一皮膜相连;背鳍起点至吻端之距离小于其至尾鳍基部之距离。腹鳍起点一般与背鳍第三或第四根分枝鳍条之基部相对;其末端后伸达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之间距离的2/3处,可接近肛门。肛门紧位于臀鳍起点之前。胸鳍末端后伸略超过胸鳍起点至腹鳍起点之间距离的1/20臀鳍末端后伸一般接近或达尾鳍基部。尾鳍叉形,下叶较上叶稍长或约等长,末端略尖。 下咽骨稍宽,呈弧形,其长度为宽度的2.6—3.2倍;下咽齿细圆,顶端尖而稍钩曲,咀嚼面凹入呈匙状。肠管短,其长度为体长的1.8—2.6倍。鳔2室,其后室长度为前室长的2.0—2.4倍。腹膜黑色。 新固定标本体背灰褐色,体背和头部具黑斑,腹侧灰白色;背鳍及尾鳍具黑褐色斑点,胸鳍及臀鳍浅黄色,腹鳍浅黄色。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西藏纳木湖。;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23尾;体长190—380mm;采自西藏纳木湖。 |
分类学讨论 | 任慕莲等(1982)在描述该种时,以其99.6%的个体(225尾标本统计)具有一行下咽齿为主要特征,将本种确定为小头高原鱼的一个亚种,并以“下咽齿斜截和下颌不同程度地覆有角质”将其归隶于裸裂尻鱼属,同时也否定了高原鱼属。通过查看纳木湖的标本,我们认为该种个体的下咽齿形状及下颌的角质的变异很大,但其大多数个体口近端位、下颌无锐利角质前缘,以及相当一部分个体在颏部和颊部还具有发达的粘液腔等事实,认为将其置于裸鲤属更为恰当,且为一个独立种。有关高原鱼属的分类地位将在后面讨论。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