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ypri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鲤形目 |
科名 | Cyprinidae |
科中文名 | 鲤科 |
学名 | 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 Tsao, 1964 |
中文名 | 光唇裂腹鱼 |
形态描述 | 背鳍iii-8;臀鳍iii-5;胸鳍i-17—20;腹鳍i-9—10。侧线鳞{[92(17-26-v)/(23-31)110]}。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3—21,内侧18—31。下咽齿3行,2?3?5—5?3?2。脊椎骨4+42—45。 体长为体高的3.7—4.8(4.1)倍,为头长的3.8—4.6(4.3)倍,为尾柄长的5.4—7.9(6.0)倍,为尾柄高的8.7—11.1(9.7)倍。头长为吻长的2.8—3.3(3.1)倍,为眼径的3.6—6.6(4.9)倍,为眼间距的2.6—3.6(2.9)倍,为吻须长的4.4—6.1(5.3)倍,为口角须长的4.2—6.4(5.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1.9(1.7)倍。 体延长,稍侧扁,体背隆起。头锥形。吻略钝。口下位,口裂呈弧形或横裂;下颌前缘具锐利角质;下唇分左右两叶,无中间叶;表面光滑无乳突;唇后沟中断。须2对,等长或口角须稍长,其长度约等于眼径;吻须末端后伸达鼻孔后缘之垂直下方或稍后,口角须末端后伸达眼中部之垂直下方或稍后。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宽,略圆凸。体被细鳞,排列不整齐,自峡部后之胸腹部裸露无鳞或仅有极少数隐藏于皮下之细鳞。侧线完全,近直形,后伸入尾柄之正中。 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较弱,其后缘之下1/2—1/3部分每侧具明显锯齿9—20枚;背鳍起点至吻端之距离略大于其至尾鳍基部之距离。腹鳍起点与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或第一分枝鳍条之基部相对,其末端后伸达或略超过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之间距离的1/2处。肛门紧位于臀鳍起点之前。胸鳍末端后伸达或略超过胸鳍起点至腹鳍起点之间距离的1/2处。臀鳍末端后伸可接近尾鳍基部。尾鳍叉形。上下叶末端稍尖。 下咽骨狭窄,呈弧形,其长度为宽度的3.8—5.2倍;下咽齿细圆,顶端尖而稍钩曲,咀嚼面凹入呈匙状;内行第一枚齿极细小。肠管长为体长的1.5—2.9倍。鳔2室,其后室长为前室长的1.5—3.5倍。腹膜黑色。 固定标本体侧蓝灰或灰褐色,或具若干黑褐色斑点,腹侧黄色或灰色,各鳍浅黄色,背鳍及尾鳍沾褐色。 |
分布信息 | 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元江上游和南盘江上游。;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35尾;体长65—292mm;采自云南六库上江、维西县岩瓦、保山县瓦窑、下关、巍山、漾濞、剑川、剑湖、宜良。 |
分类学讨论 | 讨论:查看曹文宣1964年的26尾模式标本时,发现其中9尾标本自峡部后的胸腹部或胸鳍基部具有个别隐藏于皮下之鳞片,这在其他地区的标本中也有类似情况;而采自云南宜良的一尾标本(体长208mm)整个胸腹部都具有明显鳞片,同时其下唇虽仅分成左右两叶,但在下唇中央有一浅沟将两侧叶沟连接起来。另外采自西藏芒康的1尾标本(体长130mm);须较长,头长与吻须或口角须之比均为2.4倍。因此,光唇裂腹鱼作为广泛分布在云贵高原上的一个物种,在一些相互隔离的水体中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性状分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