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Elopiformes |
目中文名 | 海鲢目 |
科名 | Elopidae |
科中文名 | 海鲢科 |
学名 | Elops machnata Forsk?l, 1775 |
中文名 | 海鲢 |
引证 | Synodus chinensis Lacépéde, 1803; Elops hawaiiensis Jordan et Richardson, 1909; Argentina machnata Frosk?l, 1775; |
俗名 | Chinese ten-pounder(FS); Tenpounder(FAO1); 蓝曹(闸坡); 澜糟; 肉午(诏安); 四坡(台湾); 误连金(珠江); 竹鱼(清澜); |
形态描述 | 形态 背鳍20—23;臀鳍14—16;胸鳍17—18;腹鳍14—16;侧线鳞96—97 。鳃耙7—9+14—15。 体长为体高的5.13—5.65倍,为头长的3.66—4.08倍。头长为吻长的 4.09—4.44倍,为眼径的4.67—5.2倍,为眼间隔的5.38—6.5倍。 体长梭形,腹部平。头略长,其腹面有喉板。吻圆椎形,长略短于眼径。眼大,侧上位。脂眼睑宽。眼间隔微凹。鼻孔跟眼前缘较距吻端为近。口中等大,前位。口裂稍斜。上下颌等长。上颌末端伸到眼后下方。齿细小,绒毛状,两颌齿排列为窄带状,犁骨齿呈块状。鳃孔大。假鳃发达。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29—35。鳃耙扁针状。 体被小圆鳞,不易脱落。背鳍和臀鳍的基部有鳞鞘。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腋鳞。具侧线,其中间微向下弯曲。 背鳍始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稍近,其最后鳍条不延长。臀鳍始于腹鳍始点与尾鳍基的中央处附近。胸鳍侧下位。腹鳍始于背鳍始点略前处。尾鳍较长,深叉形。 体背部深绿色,头背部略呈黄色。体侧与腹部为白色。各鳍均呈淡黄色,背鳍和尾鳍边缘为黑色,胸鳍末端有许多小黑点。 |
生物学描述 | 习性 为近海中型鱼类,体长通常在280mm左右,最大者可达735mm(Fowler,1941)。常栖息在海湾和河口。幼鱼个体发育经过变态。 |
分布信息 | 北起黄海南部、南至海南清澜的近海。; 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在印度-西太平洋,西起红海,非洲东南岸、东至澳大利亚、夏威夷的广阔海域内。 ;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4尾,采自福建福州、厦门,广东海丰、汕尾。体长136—245mm。 |
经济价值 | 经济意义 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加工成了香鱼干,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但产量不多。为美国、印度、斯里兰卡及中国的咸淡水重要养殖鱼类,有一定的产量。如中国海南鱼塭中生产的海鲢平均个体重为150g,占鱼塭总产量5%左右。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鲟形目 海鲢目 鲱形目 鼠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