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Eleotridae |
科中文名 | 塘鳢科 |
学名 | Butis koilomatodon (Bleeker, 1849) |
中文名 | 锯嵴塘鳢 |
引证 | Eleotris (Butis) butis Rendahl, 1924; Butis amboinensis 沈世杰, 1984; Eleotris caperata Gunther, 1861; Butis koilomatodon Reeves, 1927; Eleotris koilomatodon Bleeker, 1849; Butis caperata Bleeker, 1865; Butis butis Bleeker (nec Hamilton, 1873); Prionobutis serrifrons Rutter, 1897; Prionobutis koilomatodon Herre, 1927; Butis humeralis; Eleotris(Butis) koilomatodon Wu(伍献文), 1931; Butis melanostigma; |
俗名 | 花锥脊塘鳢; 花锥塘鳢; 锯塘鳢; |
形态描述 | 背鳍VI, I-8~9;臀鳍I-7~8;胸鳍20~22;腹鳍I-5;尾鳍15~16。纵列鳞28~31;横列鳞8~9;背鳍前鳞12~13。鳃耙4~5+7。 体长为体高3.4~3.7倍,为头长3.3~3.5倍。头长为吻长3.5~4.7倍,为眼径4.5~4.9倍,为眼间隔4.6~5.1倍。尾柄长为尾柄2.2~2.6倍。 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背缘弧形隆起,腹缘浅弧形隆起;尾柄较长而略高。头中大,粗壮,短而圆钝,前部钝尖,略平扁,后部高而侧扁,头宽小于头高。吻短而圆钝,背面圆凸,吻短略低于眼下缘;吻侧各具2行骨质嵴,吻长约等于或稍大于眼径。眼中大,上侧位,稍突出,在头的前半部,上缘临近头的背缘。眼甚窄,微凹,小于眼径,约为眼径的0.9倍。眼的上缘和后缘具半环形锯齿状骨嵴。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圆形,具一短管接近上唇;后鼻孔小,圆形,无鼻管,在眼的前方。口中大,前上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向后伸达眼中部下方。上、下颌齿细尖,多行,上颌外行齿扩大,较粗壮。犁骨和腭骨无齿。唇厚。舌窄,游离,前端圆形。鳃孔宽大,向前向下伸达眼的下方。前鳃盖骨后缘光滑,无棘;鳃盖骨上方具一纵沟。 峡部宽大,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根。具假鳃。鳃耙细尖,排列稀疏。 体被大型栉鳞,颊的上部、鳃盖部及眼后头部均被大型弱栉鳞。胸部与腹部被圆鳞。吻部和头的腹面无鳞。无侧线。 背鳍2个,分离,相距较远;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后上方,具6弱棘,第一鳍棘短弱,第二鳍棘最长,后部鳍棘较短,平放时后端不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高于第一背鳍,基部较长,后部鳍条最高,小于头长,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和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一至第二鳍条的下方,最后面的鳍条末端几乎伸达尾鳍基。胸鳍宽圆,扇形,中侧位,几乎等于头长,向后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的上方。腹鳍小,起点在胸鳍基部下方,内侧鳍条长于外侧鳍条,左、右腹鳍相互靠近,不愈合成吸盘,末端不伸达肛门。尾鳍长圆形,约与吻后头长相等。 液浸标本的头、体为棕褐色,背侧深色,腹部浅色,体侧有6条暗色横带,有时横带不明显。眼下方及后下方常具2~3条辐射状灰黑色条纹。背鳍及臀鳍为灰黑色,具浅色条纹;腹鳍黑色;尾鳍深灰色。 |
生物学描述 | 锯嵴塘鳢为暖水性近岸小型底层鱼类,多半栖息于河口、红树林湿地或沙岸沿海的泥沙底质的栖地中,也栖于海滨礁石或退潮后残存的小水洼中。摄食小鱼、甲壳类。产量少,不常见,且个体小,无食用价值。体长60~70mm。 |
分布信息 | 印度洋北部沿岸,红海至太平洋中部各岛屿,南至澳大利亚。; 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海南、台湾;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16尾;体长35.3~81 mm。采自上海:横沙岛;福建:霞浦三沙,平潭东庠,厦门集美;广东:湛江,汕头;海南:海口,南渡江河口;台湾:淡水河口。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