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Eleotridae |
科中文名 | 塘鳢科 |
学名 | Eleotris fusca (Schneider et Forster, 1801) |
中文名 | 褐塘鳢 |
引证 | Eleotris fusca Gunther, 1861; Poecilia fusca Schneider and Forster in Bloch and Schneider, 1801; Eleotris (Culius) fusca Rendahl, 1924; |
俗名 | 暗塘鳢; 棕塘鳢; |
形态描述 | 背鳍VI, I-8;臀鳍I-8;胸鳍19~20;腹鳍I-5;尾鳍3+17+3。纵列鳞60~61;横列鳞15~16;背鳍前鳞45~46。鳃耙1+8。椎骨25枚。 体长为体高4.3~4.9倍,为头长2.8~3.1倍。头长为吻长4.2~4.5倍,为眼径4.9~5.3倍,为眼间隔4.6~4.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7~1.8倍。 体延长,粗壮,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背缘、腹缘浅弧形隆起;尾柄较高。头中大,前部钝尖,略平扁,后部高而侧扁,头宽为头高的1.2~1.3倍。吻短钝,平扁,吻长为眼径的1.1~1.2倍。眼中大,上侧位,稍突出,在头的前半部。眼间隔宽平,为眼径的1.1~1.2倍。眼下颊部具L1~L7共7条横行感觉乳突线;L2(第二)、L4(第四)和L6(第六)横行感觉乳突线向下延伸,穿越颊部中央L8的纵行感觉乳突线(图378)。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圆形,具一短管,接近于上唇;后鼻孔小,圆形,在眼的前方。口大,前上位,斜裂。下颌突出,稍长于上颌。上颌骨后端向后伸达眼前部下方。上、下颌齿细尖,多行,内列齿较粗壮;犁骨和腭骨无齿。唇厚。舌大,游离,前端圆形。鳃孔宽大,向前向下伸达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前鳃盖骨后缘中部有1弯向前下方的小棘。峡部宽大,鳃盖膜发达,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根。具假鳃。鳃耙尖长。 体被栉鳞,头部、项部、胸鳍基部和腹部被圆鳞。吻部和头的腹面无鳞。无侧线。 背鳍2个,分离,相距较近;第一背鳍的起点在胸鳍基部后上方,第一鳍棘短弱,第三、第四鳍棘最长,后部鳍棘较短,平放时几乎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高于第一背鳍,基部较长,后部鳍条短,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和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的第一至第二鳍条下方,后部鳍条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胸鳍宽圆,扇形,中侧位,稍短于吻后头长,向后不伸达臀鳍起点。腹鳍小,起点在胸鳍基部下方,内侧鳍条长于外侧鳍条,左、右腹鳍相互靠近,不愈合成吸盘,末端远不达肛门。尾鳍长圆形。 液浸标本的头、体为棕黑色,背侧深色,腹部浅色,体侧鳞片边缘常隐布有小黑点,形成许多不规则纵纹。各鳍浅褐色,具多行暗色点纹。胸鳍基部上方常具1个褐斑。尾柄上方有时有1个暗色斑块。背鳍、臀鳍、尾鳍各有多条黑纹。 |
生物学描述 | 褐塘鳢为暖水性淡水中小型底层鱼类,生活于江、河和河沟的底层,喜栖息于河口或偶入江、河的下游水域,以及有泥沙、杂草和碎石相混杂的浅水区。游泳力较弱。食肉性动物,成鱼摄食小鱼、小虾、蠕虫等。夜行性,白天多隐藏于石块、落叶等杂物中。生长快,为塘鳢中较大型的种类,可供食用。体长80~90mm,大者可达160mm。 |
分布信息 | 日本,菲律宾,太平洋中部各岛屿。; 分布于珠江水系、台湾、香港;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2尾;体长75mm。采自台湾:宜兰(苏澳)。香港。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