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虾虎鱼科 |
学名 | Taenioides anguillaris (Linnaeus, 1758) |
中文名 | 鲡形鳗虾虎鱼 |
引证 | Taenioides caeculus Herre, 1927; Gobius anguillaris Linnaeus , 1758; Taenioides petschiliensis Wang and Wang(王以康,王希成), 1935; Amblyopus anguillaris Richardson, 1846; Gobioides rugosus Bleeker, 1873; Taenioides hermannianus Wu(伍献文), 1931b; Taenioides limboonkengi Wu(伍献文), 1931b; Amblyopus rugosus Richardson, 1846; Gobioides caeculus Bleeker, 1873; Amblyopus caeculus Valenciennes in Cuvier and Valenciennes, 1837; Taenioides anguillaris Koumans, 1953; |
俗名 | 鲡形灰盲条鱼; 鳗形盲条鱼; 盲泥鲨; |
形态描述 | 背鳍VI-43~48;臀鳍I-41~45;胸鳍16~18;腹鳍I-5;尾鳍14~16。鳃耙2+10~11。 体长为体高13.8~15.2倍,为头长6.8~7.4倍。头长为吻长3.0~4.5倍,为眼间隔4.3~5.5倍。 体很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似鳗形;背缘、腹缘几乎平直,近尾端渐细小。头较宽,亚圆筒形,无感觉管孔,头长大于或等于腹鳍基部后缘至肛门的距离,有多行感觉乳突线,自眼后向前、后方辐射,感觉乳突线也见于颊部、鳃盖部和吻侧;颊部还具3条垂直的感觉乳突线。吻短钝,背面中央有2条感觉乳突线。眼退化,隐于皮下。眼间隔宽,稍凸,约与吻长相等。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具一短管,位于三角形突起的端部;后鼻孔较大,圆形。口中大,宽短,上位,口裂几乎近垂直。下颌及颏部显著突出,下侧有水平状感觉乳突线一纵行。具许多外露的大犬齿;上、下颌外行齿扩大,尖端平直,犬齿状,排列稀疏;上颌外行齿每侧7个;下颌的每侧4~5个;内行齿多行,绒毛状;下颌缝合部后方无犬齿。舌游离,前端圆形。头部腹面两侧有3对扁须。鳃孔中大,下侧位。鳃盖骨上方无凹陷,无感觉管孔;前鳃盖骨后缘亦无感觉管孔。峡部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5根。具假鳃。鳃耙短小。 体裸露无鳞。体侧有23~25个乳突状黏液孔。 背鳍1个,鳍棘部与鳍条部连续,起点位于体的前半部,基部长,有6鳍棘,鳍棘与鳍条均埋于皮膜中,后端和尾鳍相连,无缺刻,第六鳍棘与第五及与第一鳍条的间距较大。臀鳍和背鳍鳍条部相对,同形,基部长,起点在背鳍第一或第二鳍条下方,埋于皮膜中,后端与尾鳍相连,无缺刻。胸鳍短小,约为头长的1/3。腹鳍颇长,左、右腹鳍愈合成一漏斗状吸盘。尾鳍尖长。 体腔中大,肠粗短。鳔发达。 体呈红色带蓝灰色,腹部浅色。尾鳍黑色,其余各鳍灰黑色。 |
生物学描述 | 鲡形鳗虾虎鱼为暖水性小型底层鱼类,栖息于河口咸、淡水水域或近海潮间带的泥涂中,有时也进入下游淡水水体中。常隐于洞穴内。杂食性,以有机碎屑、小鱼、虾等为食。体长一般为100~180mm,大者可达240mm。 |
分布信息 | 澳大利亚和印度洋北部。; 分布于东海(中国近海)、台湾海峡、南海(中国近海)沿岸;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7尾;体长76.0~152.0mm。采自江苏:海州湾,吕四。浙江:蚂蚁岛。福建:平潭东庠,晋江,集美,石码,东山。广东:碣石。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