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虾虎鱼科 |
学名 | Cryptocentrus albidorsus (Yanagisawa, 1978) |
中文名 | 白背带丝虾虎鱼 |
引证 | Mars albidorsus Yanagisawa, 1978; Cryptocentrus albidorsus Shao, Chen and Jzeng(邵广昭,陈正平,郑明修), 1987; |
俗名 | 白背带猴鲨; 白背猴鲨; |
形态描述 | 背鳍VI, I-11;臀鳍I-10;胸鳍17;腹鳍I-5。尾鳍23~24。纵列鳞100~110;横列鳞35~38;背鳍前鳞0。 体长为体高4.5~7.4倍,为头长3.4~4.2倍。头长为吻长4.0~4.4倍,为眼径4.7倍,为眼间隔8.0~11.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3~1.6倍。 体延长,前部稍平扁,后部侧扁;背缘弧形隆起,腹缘较平坦;尾柄较高。头中大,前部圆钝,稍平扁,项部稍隆起,头部具6个感觉管孔(B', C, D, E, F, G)。颊部稍膨大,有2纵行感觉乳突线(图428)。吻短,圆突,平扁,稍大于眼径,吻背不突出于上颌的前方。眼小,位于头部前背方,在眼下缘放射状感觉乳突线中,最前方的1条垂直的感觉乳突线向下延伸,超越颊部的第一感觉乳突线,到达第二感觉乳突线的前方(图428)。眼间隔狭,中间稍凸起,小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相互靠近:前鼻孔短管状,接近于上唇;后鼻孔裂缝状,位于眼前缘稍前方。口中大,前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向后伸达眼中部的下方。上、下颌齿细尖,上颌齿4行,外行齿扩大,呈犬齿状,内行齿内倾,几乎平卧;下颌齿中部3行,外行最后1齿扩大,侧行齿后倾,扩大。舌游离,前端截形。唇颇厚。鳃孔宽大,向前下方伸达前鳃盖骨下方。鳃盖骨上方有感觉管孔3个(H', K', L'),前鳃盖骨后缘有感觉管及感觉管孔3个(M', N, O')(图428)。峡部较窄。鳃盖膜与峡部相连。 体被小圆鳞。头部、项部、鳃盖部、颏部及胸鳍基部均无鳞。 背鳍2个,相距较近;第一背鳍较低,起点在胸鳍基后上方,鳍棘柔软,略呈丝状,第二、第三鳍棘最长,平放时不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较高,中部鳍条最长,头长为其长的2.1倍,后部鳍条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其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二鳍条基的下方,中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胸鳍宽圆,下侧位,后端几乎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的下方。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细长,后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下方。尾鳍尖圆,短于头长。 体呈紫黑色,体背侧自吻端至尾鳍基部上缘有一条深黄褐色纵带,各鳍为鲜黄色。液浸标本的头、体呈深褐色。体长25mm的幼鱼,自吻部经眼和项部沿体背侧直达尾基有一条白色纵带(即项部及背部为白色,故名)。成鱼体侧中部在胸鳍基处有一纵行9个深褐色斑块,其大小约与眼径相等,斑块上、下方具不规则暗色斑纹。第一背鳍具3条褐色后倾点纹,第二背鳍约具3条褐色纵点纹,臀鳍具5条后倾褐色斜纹。胸鳍和腹鳍灰色,无斑纹,胸鳍基上方具1个褐色大斑。尾鳍具5~6条褐色横纹。尾鳍基稍后处具1边缘褐色的灰白斑。 |
生物学描述 | 白背带丝虾虎鱼为暖水性近海小型鱼类,栖息于沿岸珊瑚礁及砂地海区。喜与枪虾共生,杂食性,以藻类及底栖动物为食。偶见。无食用价值。可供观赏。体长60~70mm。 |
分布信息 | 日本琉球列岛。; 分布于海南、台湾;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3尾;体长16.0~59.Omm。采自海南:三亚市鹿回头。台湾:恒春。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