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虾虎鱼科 |
学名 | Cryptocentrus cyanotaenius (Bleeker, 1853) |
中文名 | 蓝带丝虾虎鱼 |
引证 | Cryptocentrus cyanotaenius Koumans, 1953; Gobius cyanotaenia Bleeker, 1853b;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2尾,体长100.5~105.5mm。采自海南:白马井。 背鳍VI, I-10;臀鳍I-10;胸鳍18;腹鳍I-5;尾鳍29。纵列鳞100~105;横列鳞28~30;背鳍前鳞28~30。椎骨26枚。 体长为体高5.6~6.1倍,为头长3.3~3.4倍。头长为吻长5.8~6.0倍,为眼径5.2~5.4倍,为眼间隔16.6~17.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5~1.6倍。 体延长,侧扁;尾柄稍高。头中大,侧扁,头长为头宽的2.3倍。吻短,圆钝,背缘隆起。吻背不突出于上颌的前方。眼中大,上侧位,位于头的前部,稍大于头长。眼间隔颇狭,约为眼径的1/3。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有一短管,靠近上唇;后鼻孔圆形,位于眼前方。口大,前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向后伸达眼后缘下方。上、下颌齿细尖,多行,外行齿稍扩大,下颌最后2~3齿弯向后方。舌前端圆形。唇颇厚。眼下缘具多条黏液管。眼间隔处有2个开孔,分别位于眼前和眼后。鳃孔宽大,向前下方伸达前鳃盖骨下方。鳃盖骨上方有感觉管孔3个(H', K', L'),前鳃盖骨后缘有感觉管及感觉管孔3个(M', N, O′)。峡部颇窄。鳃盖膜与峡部相连。 体被小圆鳞,隐埋于皮下。头部及胸鳍基无鳞。胸部被鳞。第一背鳍起点至眼后的项部前1/3处裸露,后2/3被鳞。 背鳍2个,相距较近;第一背鳍略高,起点在胸鳍基稍后上方,第三、第四鳍棘最长,短于头长,平放时可伸达第二背鳍的第二鳍条;第二背鳍较高,稍长于体高,后部鳍条平放时伸越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其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二鳍条基的下方,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伸越尾鳍基。胸鳍宽圆,约等于眼后头长,后端不伸达肛门。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略长于胸鳍,后端伸达肛门。尾鳍尖长,稍长于头长。 液浸标本的体呈黄褐色,体侧隐具6条暗褐色横带:第一条在项部第一背鳍前方;第二条、第三条在第一背鳍下方;第四条、第五条在第二背鳍下方;最后一条在尾鳍基处。头侧颊部和鳃盖处有7~8条后倾褐色细斜纹,鳃盖膜上亦有3条暗色斜细纹。第一背鳍略呈灰黑色,第二背鳍灰色,均无斑。臀鳍灰黄色,具5~6条暗褐色斜纵带。腹鳍略呈暗色,中部鳍条黑色。胸鳍灰色,近基部约有2条暗褐色点纹。尾鳍灰黄色,无斑纹。 |
生物学描述 | 蓝带丝虾虎鱼为暖温性近海小型鱼类,栖息于沿岸泥砂地海区。喜与枪虾共生,杂食性,以藻类及底栖动物为食。体长110~120mm。 |
分布信息 | 印度尼西亚。; 分布于海南;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