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虾虎鱼科 |
学名 | Gymnogobius laevis (Steindachner, 1879) |
中文名 | 黄带裸身虾虎鱼 |
引证 | Chaenogobius laevis Akihito et al., 1988; Gymnogobius laevis 明仁等, 2000; Chloea laevis 郑葆珊等, 1979; Gobius laevis Steindachner, 1879; |
俗名 | 黄带克丽虾虎鱼;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6尾;体长40~57mm。采自辽宁:牛庄,辽阳,盘山,台安的通海江河中(大连水产学院标本)。 背鳍VII~VIII, I-9~10;臀鳍I-9~10;胸鳍20;腹鳍I-5。纵列鳞58~60;横列鳞16~17。鳃耙3+8~9。 体长为体高4.9~5.3倍,为头长3.1~3.4倍。头长为吻长3.6~4.0倍,为眼径4.2~5.0倍,为眼间隔6.9~7.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1~2.2倍。 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略侧扁;背缘、腹缘浅弧形隆起;尾柄颇高。头中大,前部背方略平扁,头长大于体高。头部无感觉管及感觉管孔(图472)。吻稍长,吻长大于眼径,圆钝。眼小,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背缘稍突出于头背缘。眼间隔宽,中央平坦或微凹。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具一小短管;后鼻孔圆形,位于眼的前方。口中大,近前位,斜裂。下颌微长于上颌,雄鱼上颌骨末端伸达眼后缘下方或稍后,雌鱼上颌骨末端仅伸达眼后缘下方或稍前。颏部无须。上、下颌具绒毛状细齿,排列呈狭带状。唇厚。舌宽游离,前端凹入,分叉,有一深裂。颊部具1条眼下感觉乳突线,由眼下缘向前伸至上颌中部,其下为3条水平状的纵行感觉乳突线。鳃孔较小,稍向前下方延伸,约与胸鳍基部宽度相等。鳃盖骨上方无感觉管孔,前鳃盖骨后缘亦无感觉管孔(图472)。峡部宽大,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细短而尖,侧扁,呈狭长三角形。 鳞较小,体被小型弱栉鳞,头部、项部及背鳍前方均无鳞,无背鳍前鳞。无侧线。 背鳍2个,分离,相距较近;第一背鳍起点位于胸鳍起点稍后上方,鳍棘细弱,平放时,达到或稍超过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起点距吻端大于至尾鳍基的距离,第二背鳍高稍大于第一背鳍,前部鳍条稍短,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其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二至第三鳍条的下方,前部鳍条稍短,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胸鳍尖圆形,下侧位,上部无游离丝状鳍条。腹鳍尖圆形,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起点在胸鳍基下方,约与胸鳍等长。尾鳍钝圆。肛门与第二背鳍起点相对。雄鱼生殖乳突呈三角形,较小;雌鱼生殖乳突发达,呈扁柱形,末端圆钝。 液浸标本的头部及体呈浅黄褐色,体侧有7~8条黄色宽横带,有时横带不明显。雄鱼第一背鳍淡灰色,下有暗色点2~3纵行;第二背鳍边缘浅色,具暗色点4~5纵行;尾鳍边缘浅色,具暗色波状点6~7横行;其余各鳍灰色。雌鱼在生殖季节其两背鳍、腹鳍及臀鳍为深黑色。 |
生物学描述 | 黄带裸身虾虎鱼为冷温性淡水生活的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淡水中、下游河川中。以枝角类、蓝藻、绿藻、裸藻、轮虫等为食。生殖期在5月。体长49mm 的雌体,绝对怀卵量为773~978粒。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辽河中、下游及图们江水系; 朝鲜半岛,日本。;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