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虾虎鱼科 |
学名 | Myersina yangii (Chen, 1960) |
中文名 | 杨氏犁突虾虎鱼 |
引证 | Cryptocentrus yangii Chen(郑昭仁), 1960; Myersina yangii 陈义雄,方力行, 1999; |
俗名 | 杨氏猴鲨; 杨氏丝虾虎鱼;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2尾[该标本为汀名人郑昭仁(Chen, 1960)的模式标本及副模标本];体长57~62mm。采自台湾:东港。 背鳍VI, I-11;臀鳍I-11;胸鳍16~17;腹鳍I-5;尾鳍19~20。纵列鳞81~88;横列鳞30~35;背鳍前鳞0。 体长为体高5.18~5.24倍,为头长3.35~3.54倍。头长为吻长3.8~4.1倍,为眼径3.3~3.5倍,为眼间隔5.5~5.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1~1.2倍。 体延长,侧扁;头侧扁,背缘显著隆起,在眼后背缘平直。头部具6个感觉管孔(B',C, D, E, F, G)。吻短钝,约等于或小于眼径的2倍。颊部稍隆起,具2行水平状(纵向)感觉乳突线,其第二条沿上鳃盖骨沟,在眼稍后方越过项部至另一侧,有时具分支。眼大,突出于头的背缘。眼下缘具7条放射状感觉乳突线,前面4条向下放射状延伸,超越颊部第一水平感觉乳突线,伸达第二水平感觉乳突线。眼间隔颇狭。鼻孔每侧2个,前、后鼻孔均无短管。口大,前位,斜裂。下颌突出。上颌骨后端伸越眼后下方,达颊部中央稍后处。上、下颌齿各1行,缝合部具齿2行或多行,下颌齿大于上颌齿。唇颇厚或中等发达。舌游离,前端圆形。鳃孔颇大,侧位,向头部腹面延伸,止于上颌骨末端的下方。鳃盖骨上方有3个感觉管孔(H', K', L'),前鳃盖骨后缘具2个感觉管孔(M', O')。 鳃盖膜左、右相连,与峡部不连。 体被小圆鳞,前部的鳞隐埋于皮下,后部鳞较大。头部及项部裸露无鳞,但项部侧面有时被少许鳞。胸鳍基部和胸部无鳞。 背鳍2个,相距较近;第一背鳍甚高,起点在胸鳍基稍后上方,第一至第四鳍棘最长,呈丝状延长,向后伸越第二背鳍基底后端或伸达尾鳍基部,为头长的2.5~2.7倍,第五鳍棘丝状延长,较短,仅伸达体的中部,第六鳍棘最短;第二背鳍较低,其高短于头长,起点在肛门的稍前上方,最后面的鳍条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一鳍条的下方,最后面的鳍条略伸越尾鳍基。胸鳍和腹鳍约等长,短于头长,向后伸达第一背鳍后基。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尾鳍矛状,头长为其长的1.1~1.4倍。 液浸标本的体呈淡黄色,背部稍暗色。两眼前缘至吻端无暗色细纹。体侧中部在第一背鳍基底后端有1条斜走的褐色横带(带宽约为眼径的2/5)伸向臀鳍起点和肛门处。自鳃孔上缘向后,沿体背缘至尾鳍基上部,亦具1条不明显的银色纵纹,此纹在后部常隐没。第一背鳍边缘的鳍膜上具一条状暗斑,第二背鳍和臀鳍近基部处各具白色及褐色纵纹(浸制标本不明显),第二背鳍和臀鳍的边缘暗色。其余各鳍淡黄色,略透明。 |
生物学描述 | 杨氏犁突虾虎鱼为暖水性近岸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台湾南部河口区的泥滩底部。常与枪虾共生。肉食性,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无经济价值。体长60~70mm。本种分布区狭,天然数量稀少,栖息环境要求特殊,并且本种适应环境能力差,1960年发现本种时仅采获1尾标本,至今45年来尚未有再次采获的报道,可能是由于河口区或内湾的污染,而造成栖地被破坏,以至于种群少而不易发现,或者是它可能在台湾南部灭绝消失。作为绝灭物种(extinct),它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在台湾也已经被列入绝灭种。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台湾南部。为台湾特有种(endemic to Taiwan);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