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虾虎鱼科 |
学名 | Oplopomus oplopomus (Valenciennes, 1837) |
中文名 | 刺盖虾虎鱼 |
引证 | Gobius canioides Bleeker, 1852a; Gobius oplopomus Valenciennes in Cuvier and Valeciennes, 1837; Oplopomus vergens Jordan and Seale, 1907; Oplopomus caninoidea 郑葆珊, 1962; Oplopomus oplopomus Akihito et al., 1988; |
俗名 | 棘盖虾虎; 蓝点钻洞虾虎;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41尾;体长29.0~61.5mm。采自海南:三亚。 背鳍VI, I-10;臀鳍I-10;胸鳍18~19;腹鳍I-5;尾鳍17~18。纵列鳞28~30;横列鳞8~9;背鳍前鳞11~12。鳃耙2~3+6~7。椎骨26枚。 体长为体高4.4~5.1倍,为头长3.3~3.5倍。头长为吻长3.8~4.2倍,为眼径3.4~3.7倍,为眼间隔 7.8~8.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6~2.0倍。 体延长,侧扁;背缘、腹缘浅弧形隆起;尾柄颇高且长、头略侧扁,头部具6个感觉管孔(B', C, D, E, F, G)。颊部具3组纵行感觉乳突线,第一组及第三组为一单行乳突线,第二组由5~6行乳突线组成一宽的乳突线带(图496)。吻短钝。眼中大,上侧位,在头的前半部。眼后下缘自“F”感觉管孔开始,具1由5~6行感觉乳突线组成的宽乳突线带,向上颌方向延伸(图 496)。眼间隔狭窄,稍凹或平坦。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边缘微隆起,不呈短管状,接近于上唇;后鼻孔位于眼前缘正中的前方。口中大,前位,稍斜裂。下颌略突出于上颌。上颌骨后端向后伸达眼前缘的下方或稍前。上、下颌齿尖锐,多行;外行齿扩大;下颌外行齿仅分布于颌的前半部,最后一齿呈弯曲的犬齿状。犁骨、腭骨、舌上均无齿。唇略厚。舌游离,前端截形。鳃盖骨上方具3个感觉管孔(H',K',L′);前鳃盖骨后缘有3个感觉管孔(M', N, O'),下部有1个短棘。鳃孔中大,向头部腹面延伸,仅止于胸鳍基部下方稍前处。峡部颇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短而细尖。 体被中大栉鳞,前部鳞略小,后部鳞较大。颊部、鳃盖部及胸部均被圆鳞,项部的鳞片向前延伸达眼间隔后方。无侧线。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鳍条中部上方,第一鳍棘略呈粗大的骨质硬棘,第四、第五鳍棘最长,平放时,可伸达第二背鳍第一鳍条基部;第二背鳍与第一背鳍等高或略高,第一鳍棘亦呈骨质硬棘状,后部鳍条较长,大于头长的1/2,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略低于第二背鳍,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一、第二鳍条基的下方,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胸鳍宽圆,下侧位,胸鳍长约为头长的2/3。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起点位于胸鳍基部下方,约与胸鳍等长。尾鳍后端呈尖圆形。肛门与第二背鳍起点相对。雄鱼生殖乳突细小尖突,雌鱼生殖乳突粗短圆钝。 体呈黄绿色,体侧正中有5个红褐色长圆形斑点,排列成一纵行,最后1个斑点在尾鳍基底,各斑点四周均围有珠色小点;整个体侧均散布有红色小斑点,背侧的斑点稍大且杂以珠色小点。头侧有不规则的红色纵线,向后呈断续状延伸至胸鳍基底上端。第一背鳍略呈黄色,沿基底有1纵列黑色斑点,上方具1黑色纵线,第六鳍棘上半部鳍膜具1黑色斑点。第二背鳍近基部处有1纵列红色点纹,近边缘具2纵列紫色纵线,两紫色纵线之间具1黄色纵带。臀鳍基底呈淡蓝色,近基底处有1纵列红色点纹,自基底到边缘具红色、淡蓝色、黄色纵带各1条。腹鳍黑褐色。尾鳍有3~4个由红色斑点形成的弧状带纹,最后两条为带状间呈黄色,后缘呈褐色。 |
生物学描述 | 刺盖虾虎鱼为暖水性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沿岸砂底。无食用价值。体长50~80mm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南海(中国近海)沿岸、台湾; 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及亚丁湾,波斯湾等地。;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