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虾虎鱼科 |
学名 | Pseudogobius masago (Tomiyama, 1936) |
中文名 | 小口拟虾虎鱼 |
引证 | Gobius ornatus masago Tomiyama, 1936; Pseudogobius masago Akihito et al., 1988; |
俗名 | 小拟虾虎; |
形态描述 | 背鳍VI, I-7~8;臀鳍I-7;胸鳍16~17;腹鳍I-5;尾鳍15~16。纵列鳞28~29;横列鳞10;背鳍前鳞8~9。 体长为体高5.1~5.7倍,为头长3.6~4.4倍。头长为吻长4.9~5.3倍,为眼径3.4~3.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0~2.4倍。 体低长,前部粗壮,近圆筒形,后部侧扁;背缘和腹缘几乎平直;尾柄细长。头略小,宽圆。头部具4个感觉管孔(C', D, E, F′)。颊部有2条水平状(纵向)感觉乳突线,并具数个分散的感觉乳突。吻短而钝,吻背宽圆,浅弧形,前端稍突出于上颌之前方,吻长小于眼径。眼中大,上侧位,位于头前部背方。眼下缘无垂直状或放射状感觉乳突线(图513)。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短管状,悬垂于上唇边缘;后鼻孔圆形,位于眼前方。口中大,口裂近乎水平状。上颌微突,稍长于下颌。上颌骨后端向后伸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前部各具齿3行,细小,无犬齿。舌游离,前端截形。鳃孔较窄。前鳃盖骨后缘光滑,无棘。鳃盖骨上方与前鳃盖骨后缘无任何感觉管孔(图513)。峡部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耙短而细弱。 体被大型栉鳞,头部在鳃盖骨和眼后上方被圆鳞。吻部和前鳃盖骨无鳞,胸鳍基部、胸部和腹部被圆鳞。第一背鳍的前鳞可达眼的后缘。体无侧线。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三角形,低于第二背鳍,起点在胸鳍基底稍后上方,第一鳍棘较短,第二、第三鳍棘最长,后部鳍棘渐短,平放时不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基部较长,前方数鳍条较短,向后各鳍条渐长,后部鳍条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几乎等高,后部鳍条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胸鳍椭圆形,下侧位,后端不伸达肛门的上方。腹鳍约与头长相等,基底长小于腹鳍全长的1/2,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稍短于胸鳍。尾鳍长圆形,稍短于头长。 液浸标本的体呈淡灰色,透明,腹部浅色。头部眼下方至颊部具1条黑色短纹。体背面具不规则的黑色及褐色的细斑。体侧中央具1列纵排的灰黑色斑块。尾柄的基部上半部具1扇形黑斑。体腹缘自臀鳍基部至尾鳍基部之间具4~5个黑斑。第一背鳍微灰色,鳍膜上无任何黑斑。第二背鳍及臀鳍具数列细点。各鳍透明。胸鳍基部具1小暗斑。有时分为2个小斑。 |
生物学描述 | 小口拟虾虎鱼为暖水性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台湾西南部的半咸、淡水的河口区、红树林湿地、内湾及沿岸砂泥底质的水域,偶见于浅水区内。杂食性,主要以有机碎屑、小型无脊椎动物及浮游动、植物等为食。无食用价值。体长20~30mm,最大可达40mm。 |
分布信息 | 朝鲜半岛,日本。; 分布于东海(中国近海)、台湾海峡、南海(中国近海)沿岸; |
分类学讨论 | [小口拟虾虎鱼首次由陈义雄和方力行于1999年在台湾西南部采获。我们未采到小口拟虾虎鱼的标本,以上描述依日本宫内厅生物学御研究所的标本及摘自文献(陈义雄、方力行, 1999; Akihito et al., 1988, 2002)]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