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虾虎鱼科 |
学名 | Rhinogobius cliffordpopei (Nichols, 1925) |
中文名 | 波氏吻虾虎鱼 |
引证 | Gobius cheni Nichols, 1931; Ctenogobius cliffordpope:I 朱元鼎,伍汉霖, 1965; Gobius cliffordpopei Nichols, 1925; Rhinogobius cliffordpopei 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1976; |
俗名 | 波氏栉虾虎鱼; 洞庭栉虾虎鱼; 克氏虾虎; 裸背栉虾虎鱼; 泼氏吻虾虎鱼; |
形态描述 | 背鳍VI, I-8;臀鳍I-8;胸鳍16~17;腹鳍I-5;尾鳍2+18+2。纵列鳞28~29;横列鳞9~10;背鳍前鳞0。 体长为体高的5.0~5.4倍,为头长的3.6~3.8倍。头长为吻长的3.0~3.2倍,为眼径的3.9~4.5倍,为眼间隔的4.1~4.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1倍。 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背缘浅弧形,腹缘稍平直;尾柄颇长,其长大于体高。头中大,圆钝,前部宽而平扁,背部稍隆起,头宽大于头高。头部具5个感觉管孔。颊部稍凸出,具3纵行感觉乳突线(b, c, d)。吻圆钝,颇长,吻长大于眼径。眼中大,背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上缘突出于头部背缘。眼的后下缘无放射状感觉乳突线,仅具1由眼的后下方斜向前方的感觉乳突线(a)。眼间隔狭窄,其宽小于眼径,稍内凹。鼻孔每侧2个,分离,相互接近:前鼻孔具1短管,位于吻部前方1/3处,接近于上唇;后鼻孔小,圆形,边缘隆起,紧位于眼前方。口小,前位,斜裂。两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伸达或不伸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齿细小,尖锐,无犬齿,多行,排列稀疏,呈带状,外行齿稍扩大;下颌内行齿亦扩大。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唇略厚,发达。舌游离,前端圆形。鳃孔大,侧位,向头部腹面延伸,止于鳃盖骨后缘下方稍后处。前鳃盖骨后缘有3个感觉管孔,鳃盖上方具3个感觉管孔。峡部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 鳃盖条5根。具假鳃。鳃耙短小。 体被中大弱栉鳞,头的吻部、颊部、鳃盖部无鳞。项部在背鳍中央前方无小鳞。胸部、腹部及胸鳍基部均无鳞。无侧线。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高,基部短,起点位于胸鳍基部后上方,鳍棘柔软,第三、第四鳍棘最长,平放时,不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略高于第一背鳍,基部较长,前部鳍条稍短,后部鳍条较长,最长的鳍条稍大于头长的1/2,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起点位于第二背鳍第一和第二鳍条的下方,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胸鳍宽圆形,下侧位,鳍长大于吻后头长,后缘距肛门上方有较大距离。腹鳍略短于胸鳍,圆盘状,膜盖发达,边缘深凹,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尾鳍长圆形,短于头长。肛门与第二背鳍起点相对。雄鱼生殖乳突细长而尖,雌鱼生殖乳突短钝。 液浸标本的头、体呈灰褐色,背部暗色,腹部浅色。体侧具6~7条深褐色横带或斑块。雌、雄鱼第一背鳍第一与第二鳍棘间的鳍膜上具1蓝黑色大斑点,有时雌鱼的不明显。各鳍灰褐色。有的个体两背鳍和胸鳍的上缘均呈淡灰色。头的腹面黑褐色。 |
生物学描述 | 波氏吻虾虎鱼为淡水性小型底层鱼类,体长一般为20-30mm,喜生活于底质为沙地、砾石和贝壳等的湖岸、河溪中的浅滩区,伏卧水底,做间隙性缓游。也经常在水的中、上层逆水徊游。食性颇杂,摄食摇蚊幼虫、白虾、挠足类、丝状藻、枝角类、鱼卵等。一般体长30mm已达性成熟。在湖北,每当春雨来临,山洪暴发,鱼即成群而上,故称为“春鱼”。其数量之巨而形成鱼汛。湖北梁子湖、阳新县网湖每年在五月中、下旬至七月上旬为捕捞旺季,其后鱼体渐长大,幼鱼体长在25mm以上时,鱼群开始分散潜居,以特化为圆盘状的腹鳍吸附于石砾或贝壳之上,伺机觅食,此时鱼汛结束。捕捞工具用小罾网,年产量5000~6000kg。 在云南省,波氏吻虾虎鱼随家鱼苗由外省带入,现已广泛分布于云南各湖泊。在洱海已繁衍成庞大群体,1971年的捕捞量达100余吨,因它与部分土著鱼争夺饵料和产卵场,并吞食鱼卵,直接危害土著种的生存。在抚仙湖其繁殖期为每年的6~7月,产卵场底质为砂砾,水深1~3m不等。产卵前,雄鱼用胸鳍和腹鳍在砂砾上进行清扫,清理出一个直径7~10cm的圆形产卵窝。产卵时,雄、雌鱼绕着产卵窝追逐,在追逐过程中排出卵子和精子。受精卵沉落于产卵窝中及其附近。受精卵橙黄色,略透明,具黏性,直径0.4~0.5mm。 波氏吻虾虎鱼为湖北名产。肉嫩,脂多,蛋白质高,味美,除鲜食外,多晒成淡干品出售,可与海蜒(日本)、银鱼媲美,具较高经济价值。体长50~80mm。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辽河、黄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等水系。为中国特有种(endemic to China)。;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478尾;体长5~59mm。采自辽宁:建昌,花子洞,本溪。陕西:丹风。甘肃:兰州,文县,临兆。山东:济南。安徽:池州。江苏:新沂,徐州铜山,骆马湖,洪泽,建湖,大丰,无锡太湖,苏州,昆山,宜兴,南京,溧水,澄湖。上海:崇明,宝山。浙江:桐庐,武义,瑞安,奉化,天台,苍南。江西:九江,沙河。福建:南平。卜湖北:武昌,梁子湖,宜昌,咸宁,崇阳。湖南:蓝山(钟水),岳阳。广东:连县。广西:修仁。云南:洱海,星云湖,宜良。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