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虾虎鱼科 |
学名 | Rhinogobius nantaiensis Aonuma et Chen, 1996 |
中文名 | 南台吻虾虎鱼 |
引证 | Rhinogobius nantaiensis Aonuma and Chen(陈义雄), 1996;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20尾;体长52.0~60.2mm。采自台湾:高雄高屏溪;嘉义曾文溪。 背鳍VI, I-7~9;臀鳍I-7~8;胸鳍18~19;腹鳍I-5。纵列鳞33~36;横列鳞11~13;背鳍前鳞13~17。 体长为体高的4.9~6.9倍,为头长的2.9~3.6倍。头长为吻长的2.3~3.2倍,为眼径的4.7~6.0倍,为眼间隔的4.9~7.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7~1.8倍。 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背缘浅弧形,腹缘稍平直;尾柄颇长,其长大于体高。头大,圆钝,前部宽而平扁,背部稍隆起,头宽大于头高。颊部凸出,中央具3纵行感觉乳突线。吻短而圆钝,吻长大于眼径,雄鱼吻部长于雌鱼。眼较小,背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上缘突出于头部背缘。眼间隔窄小,其宽小于眼径,稍内凹。鼻孔每侧2个,分离,相互接近:前鼻孔具1短管,位近吻端;后鼻孔小,圆形,边缘隆起,紧位于前鼻孔与眼之间。口中大,前位,斜裂。两颌约等长或上颌稍突出。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齿细小,尖锐,无犬齿,3~5行,排列稀疏,外行齿稍扩大;下颌内行齿亦扩大。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唇略厚,发达,上唇突出于下唇之前。舌游离,前端圆形。鳃孔中大,侧位,其宽稍大于胸鳍基部的宽,向头部腹面延伸,伸达鳃盖骨后缘下方。峡部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5根。具假鳃。鳃耙短小。 体被中大弱栉鳞,后半部鳞片较大,头的吻部、颊部、鳃盖部无鳞。项部在背鳍中央前方具13~17枚背鳍前鳞,向前仅伸达鳃盖骨后缘垂线上方,前项部无鳞。胸部及腹部具小圆鳞,胸鳍基部无鳞。无侧线。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高,基部短,起点位于胸鳍基部后上方,鳍棘柔软,第二及第三鳍棘最长,雄鱼的平放时向后伸越第二背鳍起点,雌鱼的稍短;第二背鳍略高于第一背鳍,基部较长,前部鳍条稍短,后部鳍条较长,最长的鳍条几乎等于吻后头长,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起点位于第二背鳍第二鳍条的下方,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胸鳍宽大,椭圆形,下侧位,鳍长几乎等于吻后头长,后缘不伸达第二背鳍起点。腹鳍略短于胸鳍,圆盘状,膜盖发达,边缘弧形凹入,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末端至臀鳍起点的距离等于腹鳍长。尾鳍长圆形,短于头长。肛门与第二背鳍起点相对。雄鱼生殖乳突细长而尖,雌鱼生殖乳突短钝,扁圆形。 体呈灰褐色或淡褐色,体侧各鳞基部有较深色斑点,背侧具棕斑,体侧中央有1纵列宽大而不规则的褐斑,尾鳍基部具1褐色垂直条纹。成熟雌鱼腹部呈蓝色;颊部及鳃盖具有许多橘红色或橙色斑点,雄鱼色斑较为鲜明。项部具数列深褐色纵纹,眼下方各有1条红色斜纹,延伸到吻端及上颌中部上方。背鳍呈灰白色或灰棕色,尾鳍灰白略透明,中央部分略有淡蓝色光泽,最外缘呈黄色。臀鳍灰棕色,外缘黄色或透明;胸鳍淡棕色,基部上方具1个黑褐色斑点,前方有2~3列红棕色垂直弧形纹;腹鳍灰白略透明。各鳍膜均无斑点。 |
生物学描述 | 南台吻虾虎鱼为溪流的底栖小型鱼类,可能属于陆封型或非必要降海型的鱼类。仔鱼浮游期较短。喜栖息于潭区浅于2m的水域或懒区中。肉食性,以小型鱼、虾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为食。体长60~80mm。数量极少,属于稀有种类,为濒危物种(endangered),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中国台湾的曾文溪、高屏溪等水系。为台湾省特有种(endemic to Taiwan)。;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