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虾虎鱼科 |
学名 | Apocryptodon madurensis (Bleeker, 1849) |
中文名 | 马都拉叉牙虾虎鱼 |
引证 | Apocryptes bleekeri Day, 1878; Apocrypodon bleekeri 郑葆珊, 1955; Apocryptodon madurensis Chen(郑昭仁), 1960; Apocryptes madurensis Bleeker, 1849; |
俗名 | 叉牙虾虎鱼; 卧齿鳖;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16尾;体长48.0~76.0mm。采自山东:荣城。福建:云霄城关。台湾:台南。广东:汕尾,碣江,湛江霞山。海南:海口南渡江口。 背鳍VI,I-22;臀鳍I-22;胸鳍22;腹鳍I-5;尾鳍17。纵列鳞50~54;横列鳞12~13;背鳍前鳞22~23。鳃耙4+7~10。 体长为体高5.4~6.1倍,为头长4.2~4.3倍。头长为吻长3.6~3.9倍,为眼径5.9~6.3倍,为眼间隔7.5~9.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0.6~0.7倍。 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稍侧扁;背缘、腹缘几乎平直;尾柄高而短,尾柄高大于尾柄长。头中大,稍宽,前部稍平扁,后部侧扁。吻短,圆钝,背缘稍圆突。眼小,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隔狭,约为眼径的2/3。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无管状皮瓣;后鼻孔小,圆形,位于眼下缘前方。口大,前位,平裂,口宽略小于口长(口宽为口长的0.95倍)。上颌稍突出。上颌骨后端向后伸达眼后缘下方,几乎伸达前鳃盖骨下缘。两颌各具1行齿,上颌前方齿直立,为钝锥状犬齿,每侧14~17枚;下颌齿平卧状,斜向外侧,齿端具凹刻,叉状,每侧24~26枚,缝合处后端有1对犬齿。犁骨、腭骨、舌上均无齿。唇较薄。舌前端圆形,不游离。鳃孔狭,裂缝状,约与胸鳍基等宽。峡部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细弱,短尖。 体被小圆鳞,前部鳞较小,后部鳞稍大。颏部、喉部、颊部、鳃盖和胸鳍基部均被细鳞。项部的鳞片向前延伸至眼后缘。 背鳍2个,分离,较接近;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基后上方,第二、第三鳍棘最长,略呈丝状延长,平放时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基部长,后部鳍条较长,最后面的鳍条平放时伸越尾鳍基。臀鳍基底长,与第二背鳍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二鳍条基的下方,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伸达尾鳍基。胸鳍尖圆,较宽,约为头长的2/3,无游离丝状鳍条。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约与胸鳍等长,后端远不伸达肛门。尾鳍尖长,大于头长。 液浸标本的体呈浅褐色,背部色深,腹部色浅。背侧隐具5~6个褐色斑块。体侧中央隐具5个暗色圆斑。体和头部无明显黑点。第一背鳍第三至第五鳍棘上部常具1黑斑。臀鳍下部黑褐色。胸鳍大部分为黑色,边缘浅色,胸鳍基部无小黑点。其余各鳍暗灰色 |
生物学描述 | 马都拉叉牙虾虎鱼为暖温性小型鱼类,栖息于河口、内湾半咸、淡水水域及近岸滩涂地区,生活在泥滩底部的洞穴中,亦进入淡水。杂食性,以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体长50~80mm,大者达100mm。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中国沿海; 西至印度洋北岸,南至印度尼西亚。 ;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