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erc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鲈形目 |
科名 | Gobiidae |
科中文名 | 虾虎鱼科 |
学名 | Polyspondylogobius sinensis Kimura et Wu, 1994 |
中文名 | 中华多椎虾虎鱼 |
形态描述 | 背鳍III, I-31~34;臀鳍I-18~20;胸鳍19~20;腹鳍I-5;尾鳍14。纵列鳞0;横列鳞0;背鳍前鳞0。鳃耙2+8。椎骨数52~54枚。 体长为体高的10.2~11.8倍,为头长的6.1~6.9倍。头长为吻长的3.8~7.1倍,为眼径的5.2~11.0倍,为眼间隔的7.6~8.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7倍。 体颇延长,略呈鳗形,后部稍侧扁;背缘浅弧形,腹缘稍平直;尾柄颇短,尾柄长小于尾柄高。头较小,前部略平扁,背部稍隆起。头部及鳃盖部无任何感觉管孔。颊部凸出,具1行水平状(纵向)感觉乳突线,无垂直状(横向)感觉乳突线(图559)。吻圆突,颇长,吻的前端膨大,形成发达的吻褶,包围上颌(幼鱼吻褶不发达),吻长大于眼径(幼鱼小于眼径)。眼小或大(幼鱼),背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背方。眼下缘无放射状感觉乳突线。眼间隔狭窄,稍隆起,大于眼径(幼鱼眼间隔仅为其眼径的1/3)。鼻孔每侧2个,分离,相互接近:前鼻孔具1发达鼻管,悬垂于上唇;后鼻孔小,圆形,边缘隆起,紧位于眼前缘(幼鱼鼻管不发达)。口中大,前下位,斜裂,口裂几乎为头长的1/3。下颌与 上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上、下颌齿细小,尖锐,1~2行,排列呈带状,前方数齿稍扩大,无犬齿。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颏部无须。唇略厚,发达。舌游离,前端截形。鳃孔中大,侧位,向头部腹面延伸,仅止于胸鳍基部下方。鳃盖骨边缘光滑,无小棘。头部无感觉管及感觉管孔,仅具许多感觉乳突(图559)。峡部狭窄,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短小,颗粒状。 头及体裸露无鳞。无侧线。 背鳍2个,第一背鳍和第二背鳍几乎连续,中间具一缺刻,幼鱼的两背鳍相距较近,有一定距离;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后上方、体前方的1/3处,具3鳍棘,鳍棘柔软,第一鳍棘较短,第二鳍棘最长,稍长于吻长,第二鳍棘与第一鳍棘相距较近,与第三鳍棘有一定距离,平放时,伸越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略高于第一背鳍,基部较长,前部鳍条较长,后部鳍条稍短,平放时,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起点位于第二背鳍第十四和第十五鳍条间的下方,鳍条部基底长,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伸达尾鳍基。胸鳍宽圆,扇形,下侧位,鳍长约等于吻后头长,后缘不伸达肛门上方。腹鳍略短于胸鳍,圆形,位于胸鳍基部后下方,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尾鳍尖圆形,短于头长。雄鱼生殖乳突细长而尖,雌鱼生殖乳突短钝。 液浸标本的头、体呈浅灰色,头背、吻部及体背侧灰色,腹部白色,各鳍透明无色,尾鳍中央数鳍条灰黑色。 |
生物学描述 | 中华多椎虾虎鱼为暖水性小型虾虎鱼类,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区域,其外形酷似鳗苗,常与鳗苗混栖,每年春天在河口用灯光进行诱捕,与鳗苗一起被捕捞。体长40~50mm,最大可达60mm。数量极少,属于稀有种类,为濒危物种(endangered),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中国南部珠江三角洲河口的咸、淡水区,也见于广西北部湾沿岸的河口区。为中国特有种(endemic to China)。;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13尾;体长28.0~45.5mm。采自广东:中山南朗,阳江北津河口,新会崖南,东莞太平,珠江口。广西:合浦,21°50'N, 112°00'E。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鲈形目(五) 虾虎鱼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