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Pleuronect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鲽形目 |
科名 | Paralichthyidae |
科中文名 | 牙鲆科 |
学名 | Pseudorhombus javanicus (Bleeker, 1853) |
中文名 | 爪哇斑鲆 |
引证 | Rhombus javanicus Bleeker, 1853; Pseudorhombus javanicus Norman, 1931; |
形态描述 | 背鳍71—75;臀鳍53—57;胸鳍11—12;腹鳍ii-4;尾鳍17。侧线鳞66—73。鳃耙4—6+14—15。椎骨10+24。 体长为体高2.2—2.3倍,为头长3.5—3.8倍;头长为吻长4.1—4.6倍,为眼径4.8—5.2倍,为眼间隔约22.3倍,为上颌骨长2.4—2.6倍,为最长背鳍条2.2—2.5倍,为左胸鳍长1.6—1.7倍,为左腹鳍长2.6—3倍,为尾鳍长1.1—1.3倍。 体长椭圆形,很侧扁;尾柄长较眼径短,其高为其长2.4—2.9倍。头高大于头长,背缘在吻前半部略凹。吻长大于眼径。两眼位头左侧,位前后相似,上眼向上距背鳍基约等眼径。眼间隔窄嵴状。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后缘有窄长皮突;左鼻孔位眼间隔下缘正前方吻侧,右鼻孔位高度约等上眼中央。口前位,很斜,上颌略伸过下眼中央。两颌牙尖小,一行;右下颌牙约20—25个。鳃孔大,达侧线附近。鳃峡凹刻深。鳃耙长扁,有小刺。幽门盲囊4个。生殖孔白点状。 左侧头体前部、体边缘与腹鳍及奇鳍有小栉鳞,中部有较大圆鳞;右侧均圆鳞。两侧侧线发达,侧中位,到胸鳍后上方为圆弧状;头部有颞上枝及下眼下枝,颞上枝伸达第11—12背鳍条基附近。 背鳍始于吻中部稍前的右侧,稍前于右侧前鼻孔,有膜连右后鼻孔背缘;约第47鳍条最长,后端鳍条很短。臀鳍始于胸鳍基下方,形似背鳍,第一间脉棘在其前端微突出。左胸鳍尖刀状,中部7—8鳍条分枝,位稍低,第3鳍条最长。右胸鳍后端圆形,鳍条不分枝,长约等左鳍的2/3。腹鳍基短,后4鳍条分枝;左腹鳍基位较低且前,第2鳍条最长,约达第2臀鳍条基,后4鳍条分枝。尾鳍双截形,中央13鳍条分枝。 头体左侧灰褐色,侧线直线部前端有一约等于眼的黑斑,侧线上方有一纵行约7个暗色斑,侧线下方约有3个斑,另外尚有不清晰的暗斑;鳍淡黄,除胸鳍外均散有小褐点,背、臀鳍有一行暗斑。右侧体白色或微黄。 |
生物学描述 | 为热带近海底层鱼,大鱼体长达220毫米。一尾1954年4月19日采自北海市的雌鱼,体长170毫米卵巢已很发达,约伸达体长后5/6处,体腹缘很厚。一尾体长55.2毫米,1960年7月10日采自北部湾西部的标本,体形、体色已似成年鱼。 |
分布信息 | 西到印度半岛东岸,南到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 ; 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到舟山群岛;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5尾;体长131—170毫米;采自海南三亚及广西北海。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鲽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