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corpae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鲉形目 |
科名 | Hemilepidotidae |
科中文名 | 半鳞杜父鱼科 |
学名 | Liparidae Liparis chefuensis Wu et Wang, 1933 |
中文名 | 网纹狮子鱼 |
引证 | Liparis chefuensis Wu et Wang.1933:Contr.Biol.Lab.Sci.Soc.China,9(2):81,fig.2;Li.1955:Rep. Invest.Fish.Huagan Po Sea:270,fig.167.; |
形态描述 | 背鳍36;臀鳍30;胸鳍37;腹鳍6;尾鳍13。 体长为体高4.1倍;为体宽3.4倍;为头长4.2倍;为胸鳍起点至臀鳍1.9倍。头长 为吻长3.3倍;为眼径6.9倍;为眼间隔2.5倍;为眼后头长1.7倍;为背鳍第一鳍条4.9 倍、最长鳍条1.7倍、最后鳍条5.4倍;为臀鳍第一鳍条3.4倍、最长鳍条1.7倍、最后 鳍条3.4倍;为胸鳍长1.3倍、基底宽2倍;为腹鳍吸盘宽2.5倍;为尾鳍长1.4倍。 体粗大,较长,前部稍平扁,向后渐侧扁狭小,背缘和腹缘浅弧形;躯干前半部稍 高,腹鳍基底处体最高;躯干颇长,尾长约为躯干1.3倍;尾柄短小,尾柄长约等于尾 柄高。头宽大,稍平扁,背缘浅弧形,与上颌相交约40度,腹缘凹弧形。吻中长,宽圆, 吻长约为眼径2倍。鼻孔2个,靠近,前鼻孔较小,距吻端近于距眼;后鼻孔较大,位 于眼稍前方。眼小,圆形,上侧位,距鳃盖后缘约为距吻端1.8倍。眼间隔宽圆,约为 眼径2.8倍。口宽大,端位,斜裂。上颌较下颌稍突出,上颌骨不露出,伸达眼前缘下 方。吻前侧和下颌腹面各具黏液孔4~5个。唇肥厚。上下颌牙细尖,三叉形,犁骨及腭 骨无牙。舌宽厚,圆形,前端稍游离。鳃孔中大,侧位,下端伸达胸鳍第七至第八鳍条 基部;第四鳃弓后无裂孔。鳃盖膜分离,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具假鳃。 无鼻棘。头盖骨、眶下骨和各鳃盖骨均埋于皮下。眼前吻侧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 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后方具第三和第四眶下骨,无第五眶下骨。眶前骨长方形,无棘, 下方具3皮管,出口位于头部下侧外方。第一眶下骨短菱形;第二眶下骨前部宽,后部 甚尖长,伸越前鳃盖骨前缘,伸达后缘;第三和第四眶下骨狭小,具眶下感觉管。前鳃 盖骨宽大,无棘。鳃盖骨上缘和下缘各具1棱,无棘。下鳃盖骨和间鳃盖骨狭小,无棘。 眼前背中线无中筛棘和棱。侧筛骨无眼前棘。额骨无眶上棱,无眼上棘和眼后棘;无鼓棘;眼间无额棱和额棘。顶骨无棱和棘。眼后至侧线前端无蝶耳棘、翼耳棘、后颞颥棘 和肩胛棘。胸鳍基部上方无肱棘。头部平整,无凹洼。前鼻孔和后鼻孔均具皮质短管, 头体其他部位无皮瓣。 体无鳞,皮肤松软。无骨板和骨突,具细刺。侧线只在鳃孔上方具2小孔。 背鳍连续,无缺刻;起点位于鳃盖后缘较后上方,其与鳃盖后缘的间距约为头长1/2, 基底较长,约为头长2.4倍,鳍条后端伸越尾鳍基底;中后部鳍条较长,向前和向后渐 短,第一和最后鳍条短小,约等长,最长鳍条约为头长3/5;鳍棘和鳍条不易区分。臀 鳍起点约位于背鳍第十三鳍条下方,基底颇长,约为背鳍基底3/5,鳍条后端伸越尾鳍 基底,中部鳍条较长,向前和向后渐短,第一和最后鳍条较短,约等长,最长鳍条与背 鳍最长鳍条约等长。背鳍和臀鳍鳍膜与尾鳍前部相连。胸鳍宽大,伸达背鳍第三鳍条下 方,基底宽大,前下端伸达眼中部下方,上部后缘圆形,鳍条最长;下部尖突,鳍条次 长,上下部具明显凹缺。腹鳍胸位,连成圆形吸盘,鳍条肉突状,周缘皮膜游离。尾鳍 后缘圆凸,鳍长约为体高2/3。各鳍鳍条均不分枝。 体腔中大,腹膜白色。胃大,囊状,壁厚。肠粗短,短于体长,盘曲2次。肝大, 单叶。幽门盲囊短小,14个。无鳔。 体浅褐色。头体密布大小圆斑,大斑约等于眼径。背鳍和臀鳍密布小圆斑。胸鳍基 部上侧具斑点。尾鳍具多条横纹。 |
生物学描述 | 冷水性海洋鱼类。体小型体长100mm左右。近海底层栖息,一般生活在潮间带 附近。由于流水环境的影响,头部棘和棱几乎消失。活动能力差,无明显洄游习性。腹 鳍连合成吸盘,能在急流中用吸盘附着于岩石上或其他物体上,防被流水冲走。摄食虾 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等。卵生,卵黏性,卵块附着于海底。不常见,无经济价值。 |
分布信息 | 中国见之于黄海; |
分类学讨论 | 本种的第五眶下骨消失;第二眶下骨尖长,伸达前鳃盖骨后缘;前鳃盖骨无棘;鳃 盖骨有2棱,无棘;背鳍延长,背鳍和臀鳍后端连于尾鳍基底;腹鳍连合成1吸盘;皮 肤柔软;颅骨无棱和棘。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鲉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