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corpae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鲉形目 |
科名 | Scorpaenidae |
科中文名 | 鲉科 |
学名 | Apistinae Apistus carinatus (Bloch et Schneider, 1801) |
中文名 | 须蓑鲉 |
引证 | Apistus macrolepidotus Ogilby.1910:Proc.Roy.Soc.Queensland,:108; Apistus ala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1829:Hist.Nat.Poiss.,4:289~392;Li,1962.Fish.S.China Sea,: 870~871,fig.697;Jin,1963,Fish.Fujiun Prov.,471~472; Apistus carina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1829:Hist.Nat.Poiss.,4:395; Apistus evolans Jordan et Starks.1904:Proc.U.S.Natn Mus.,27(1351):146; Apistus venenans Jordan et Starks.1904:Proc.U.S.Natn.Mus.,27(1351):148; Apistus israelitarum(Ehrenb)Cuvier et Valenciennes.1829:Hist.Nat.Poiss.,4:396.; Apistus faurei Gilchrist et Thompson.1908:Ann.South African Mus.,6(2):176.; Scorpanea carinata Bloch et Schneider.1801:Sys.Ichth.,193.; Polemius alatus Kaup.1858:Arch.Natung,24(1):333.; Pterichthys carinatus Swainson.1839:Nat.Hist.Fish.Amphib.Rept.,2:265.; Pterichthys alatus Swainson.1839:Nat.Hist.Fish.Amphib Rept.,2:265;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10尾,体长73~135mm,采自台湾浅滩、外斜渔场、海门、澳头、北海、 闸坡、汕尾;并依陈乐才(1981)标本,采自基隆、大溪、高雄,体长84~122mm。 背鳍ⅪⅤ~ⅩⅤ-8~10;臀鳍Ⅲ-7~8;胸鳍21~22;腹鳍Ⅰ-5;尾鳍17~20。侧线鳞(见图公式28)鳃耙6~7+13~15。椎骨24~27。幽门盲囊3~5个。 体长为体高3.2~3.9倍;为体宽5~6倍;为头长2~2.9倍;为腹鳍起点至臀鳍3.7倍。 头长为吻长3.9~4.5倍;为眼径3.4~4.5倍;为眼间隔8.5~11倍;为眼后头长1.9倍;为 尾柄长2.1倍;为尾柄高3.7倍;为背鳍第一鳍棘5.7倍、第二和第三鳍棘2.7倍、第四 鳍棘2.4倍、第五鳍棘2.3倍、第六鳍棘2.2倍、第八鳍棘2.1倍、第十一鳍棘2.3倍、 最后鳍棘3.5倍、倒数第二鳍棘3.4倍、倒数第三鳍棘2.7倍、最长鳍条1.7倍;为臀鳍 第一鳍棘4.9倍、第二鳍棘3.7倍、第三鳍棘2.8倍、最长鳍条1.8倍;为胸鳍长0.6倍、 基底宽5.3倍、游离鳍条1.3倍;为腹鳍长1.4倍、鳍棘2.5倍;为尾鳍长1.2倍。体高 为体宽1.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8倍。颜角前段23度,后段20度。 体中长,侧扁,较低,棱形,背缘和腹缘浅弧形,尾部向后渐狭小;躯干前半部与 后半部约等高,腹鳍基部后端处体最高;躯干长短于尾长,为尾长0.8倍。尾柄低长, 尾柄长为尾柄高1.8倍。头中大,侧扁,头背缘斜弧形,向后渐高,腹缘浅凹弧形。吻 中长,圆钝,吻长约等于眼径。鼻孔2个,靠近;前鼻孔圆形,距吻端略近于距眼;后 鼻孔斜裂,位于前鼻孔后外侧,眼前下方。眼略小,圆形略长,上侧位,眼球高达头背 缘,至吻端的距离约为眼后头长1/2。眼间隔狭而微凹,为眼径2/5。口中大,端位,口 裂长为头长2/5,呈40度斜裂。下颌略长于上颌,前端无明显向下骨突;上颌前端凹入; 上颌骨伸达眼中部下方,后端宽圆。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细牙。上下唇薄。舌厚, 三角形,端部尖小,游离。鳃孔宽大,前下端伸达眼稍前下方;第四鳃弓后具1裂孔。鳃盖膜左右微连,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前3条细小,后4条较宽大,基部平扁扩 大。鳃耙细长,最长鳃耙为鳃丝长1~1.2倍。假鳃发达。 无鼻棘。眼前吻侧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后方具第四眶下骨, 无第三和第五眶下骨。眶前骨中大;外侧无棘;上缘具1显著骨突;下缘前叶宽钝,中 叶具2向下棘,下叶具1特大长棘,后端几伸达第一眶下骨后端。第一眶下骨宽短,长 宽约相等,具棱。第二眶下骨宽大,长宽约相等,略短于眶前骨,后端伸达前鳃盖骨上 缘,密布细棱。第一和第二眶下骨具1低弱眶下棱,无棘。第四眶下骨中大,下端连于 第二眶下骨。眶前骨具5辐射状感觉管,后枝经第一眶下骨伸达第二眶下骨前部,向上 通过第四眶下骨。前鳃盖骨具5棘,中等大小,无副棘;上棘最尖长,伸达鳃盖骨边缘, 其余各棘较宽短;第二棘短于第三棘;第四棘和第五棘短小。鳃盖骨密布细棱,具2棘, 上棘前无棱,下棘前有1棱。下鳃盖骨和间鳃盖骨无棘。侧筛骨的眼前棘部具7~10棱, 无棘。额骨后半部密布细棱;眶上棱高凸,无眼上棘和眼后棘;无鼓棘;眼间具额棱1 对,靠近,低平,向后渐分开,与顶棱相连,后端无额棘。顶骨密具细棱,顶棱低斜侧 扁,后端无顶棘。眼后至侧线前端具1低弱蝶耳棱,无棘;翼耳骨密具细棱,翼耳棱低 平,具1短钝翼耳棘;后颞颥棱低平;肩胛棘1个,细小。具肱棘。吻背后部微凹;吻 侧具1斜沟;眼间隔微凹;额棱间沟狭而深;顶枕部中央微凹;头部无其他凹洼。前鼻 孔具短管,后鼻孔具皮膜。下颌前端下方具1皮须,后侧各具1皮须,尖长,须长大于 眼径;头体和鳍上无其他皮瓣。 鳞细小,喉胸部鳞更小,头侧上颌骨后方具明显鳞群;头顶及头侧具痕迹状鳞;胸 鳍和尾鳍基部具细鳞;背鳍、臀鳍和腹鳍无鳞。侧线斜直,上侧位,后部平直,行于尾 柄中央,伸达尾鳍基底。头体均被特殊圆鳞,后缘锐角形凹凸,形成3~8软薄尖叶状突 起。鳞片长椭圆形,长约为高的2倍。前区约具辐射沟5~10条,无侧辐射沟,无后辐 射沟。中心点后位。前区长约为后区长2倍。后区尖叶状突起中央具1纵嵴。侧环片较 稀少,在尖叶的基部中断。侧线管狭长,管长约为管宽8倍。 背鳍起点位于鳃盖骨上棘上方,鳍棘部长为鳍条部2.7倍,其间具1缺刻,后端几 伸达尾鳍基底;倒数第二、第三鳍棘最短,短于最后鳍棘;第九至第十鳍棘最长,约为 眼径2倍,短于最长鳍条,头长为其长1.8~2.1倍;第二和第三鳍条最长,头长为其长 1.4~1.7倍。臀鳍起点位于背鳍第十一至第十二鳍棘下方,鳍长稍长于背鳍鳍条部;第三 鳍棘最长,头长约为其长2.3~2.8倍;第二鳍棘短于第三鳍棘,第一鳍棘最短;第二至 第四鳍条最长,等于或稍短于最长背鳍鳍条,鳍条后端几伸达尾鳍基底。胸鳍尖长,下 侧位,伸达尾柄中部,具1不分枝、5~6分枝、2~4不分枝鳍条,下方具1细长游离鳍 条。腹鳍中大,胸位;鳍棘长约为第一鳍条3/4;第三鳍条最长,略伸越肛门,头长为 其长1.3~1.5倍;第五鳍条1/2有鳍膜连于体壁。尾鳍圆形,约与腹鳍等长,头长为尾鳍 长0.9~1.1倍。 体腔中大。胃囊状。肠细长,稍长于体长,盘曲3次。肝2叶,左肝宽大。幽门盲 囊3~5个,伸达胃后端。椎骨24~27。鳔大,略短于头长,后1/3处收缩,形成前后2 部,前部长为后部1.5倍,前部宽粗,前端中央浅凹。鳔内壁前部具2叶,对称;鳔背 面具1对细小韧突;外肌带宽圆,后端无韧带突起。 体蓝灰色,背侧具8~9褐色横斑。背鳍第一至第二鳍棘间具1黑色小圆斑,第八至 第十三鳍棘具1长椭圆形黑斑;背鳍上下缘和中央各具1褐红色纵纹,鳍条部具4~6 斜行褐色小斑。臀鳍具2~3纵纹。尾鳍具3~7点列横纹。胸鳍褐黑色,上缘白色。腹 鳍褐色。 |
生物学描述 | 暖水性海洋鱼类,小型,体长约160mm,栖息于近海底层泥沙砾石的海区。以甲壳 类等小动物为食。卵生。数量少,南海拖网兼捕渔获物中较为常见,无经济价值。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中部和北部,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等 地海域;; 中国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
分类学讨论 | 本种的眶下骨减少至4块,第三和第五眶下骨消失;眶前骨外侧无棘,下缘具3棘, 后棘长大;第二眶下骨较宽大,伸达前鳃盖骨;第一和第二眶下骨密布细棱;鳃盖骨密 布细棱;背鳍鳍棘稍前移,鳍棘增多至15;胸鳍具1游离鳍条;鳞片为特化圆鳞,鳞片 后缘具3~8尖叶形软突;颅骨具6棱和棘,鼻棘、眼前棘、眼上棘、眼后棘、额棘、鼓 棘、顶棘、颈棘和蝶耳棘等10棱棘消退。胸鳍下部具1游离鳍条,与具有游离鳍条的毒 鲉科鱼类类似。分布偏于南方。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鲉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