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corpaen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鲉形目 |
科名 | Synanceiidae |
科中文名 | 毒鲉科 |
学名 | Inimicus cuvieri (Gray, 1835) |
中文名 | 长吻鬼鲉 |
引证 | Pelor cuvieri Gray.1835:Illustr.Indian Zool.,pl.90,fig.2;Bleeker.1873:Ned.Tijdschr Dierk.,4:143.; Inimicus cuveri Mckay.1964:J.R.Soc.West.Aust.47(1):10~11;Eschmeyer,Rama-rao et Hallacher. 1979:Proc.Calif.Acad.Sci.,41(21):486~487,figs.1d,36,8;Li.1962:Fish.S.China Sea:887,fig. 707;Jin.1985:Fish.Fujiun Prov.,:483~484; |
俗名 | 居氏鬼鲉;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10尾,采自东山、台湾堆西南、海门、硇洲、闸坡、汕尾、遮浪。 背鳍ⅩⅦ~ⅩⅧ-7~9;臀鳍Ⅱ-12~13;胸鳍10+ii;腹鳍Ⅰ-5;尾鳍14。鳃耙2~3+6~8。 椎骨29~30。 体长为体高3.5~4.7倍;为体宽4.2~5倍;为头长2.7~3.2倍;为腹鳍起点至臀鳍6.8 倍。头长为吻长2~2.3倍;为眼径5.3~6.2倍;为眼间隔3倍;为眼后头长2.1倍;为上颌长5倍;为尾柄长3.2倍;为尾柄高3.1倍;为背鳍第一鳍棘2.5倍、第二鳍棘1.5倍、 第三鳍棘1.6倍、第四鳍棘1.5倍、第五鳍棘1.4倍、第六鳍棘1.5倍、第八鳍棘1.7倍、 第十鳍棘1.6倍、最后鳍棘2.3倍、倒数第二鳍棘2.1倍、倒数第三鳍棘2.1倍、最长鳍 条1.9倍;为臀鳍第一鳍棘5倍、第二鳍棘3.2倍、最长鳍条3.5倍;为胸鳍长0.95倍、 基底宽2.7倍、第一游离鳍条1.0倍、第二游离鳍条3.2倍;为腹鳍长1.6倍、鳍棘5倍; 为尾鳍长1.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倍。颜角前段30度,后段27度。 体较长,前部粗大,长椭圆形,尾部向后渐狭小,背缘平斜,腹缘浅凹弧形;躯干前 部稍高,腹鳍基部处体最高,躯干长远短于尾长,为尾长0.3倍;尾柄短小,侧扁,尾柄 长约等于尾柄高。头宽大,头宽小于头长,吻部高凸,眼上缘高凸,头腹缘凹弧形。吻 长大,宽圆,吻长为眼径3倍,等于或大于眼后头长。鼻孔2个,分离较远;前鼻孔距 吻端近于距眼;后鼻孔距吻端约等于距眼。眼小,高位,突出于头背,距吻端略大于距 鳃盖骨后缘。眼间隔宽大深凹,约为眼径2倍。口小,上位,口裂垂直,口裂长为头长。 下颌上包于上颌前方,前端具1向下骨突;上颌前端凹入;上颌骨后端宽圆,伸达眼前 下方。唇薄。上下颌及犁骨具细牙,腭骨无牙。舌宽厚,前端扁圆,游离。鳃孔宽大, 上端具卷孔;第四鳃弓后具1裂孔。鳃盖膜左右分离,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第一条 细小,后6条基部平扁扩大。鳃耙颗粒状,有细刺;鳃丝长为眼径。假鳃发达。 无鼻棘。眼前吻侧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后具第四眶下骨, 无第三和第五眶下骨。眶前骨中大,外侧具1棘,下缘具2棘。第一眶下骨狭小,具1 棘;第二眶下骨前部狭小,后部很宽大,伸达前鳃盖骨上缘,具2或3棘;第四眶下骨 短小,下端连于第二眶下骨。眶前骨具5辐射状感觉管,后枝经第一眶下骨伸达第二眶 下骨,向上穿越第四眶下骨。前鳃盖骨具3或4棘;第一和第二棘大;其余棘短小;第 一棘基前具1副棘。鳃盖骨具1棱,后端具1棘。下鳃盖骨和间鳃盖骨无棘。颅骨棘棱 粗钝。侧筛骨光滑,具1眼前突。额骨光滑,眶上棱高凸,具眼上突和眼后突各1个; 无鼓棘;眼间具额棱1对,低平,无额棘。顶骨光滑,顶棱高凸,具2棘。眼后至侧线 前端具蝶耳突1个,短小;翼耳突1个,较大;后颞颥突2个;肩胛棘1个,较高突。 具肱棘。前颌骨突高凸;吻背后部横凹,下侧具1深窝;眼间隔横棱前方深凹,后方具 1横沟状顶枕窝;头部无其他凹洼。皮须发达,大小不等,有些具树枝状分枝;前鼻孔 和后鼻孔均具皮质短管,眶前骨下缘具2皮须;眼球上具细小皮突;下颌骨具2皮须, 前须粗大,有许多分枝;下颌腹面具多条皮须;前鳃盖骨具多条皮须;体侧上半部、背 鳍和胸鳍散布皮须。眼前棘、眼上棘、眼后棘、顶棘、臀鳍、腹鳍和尾鳍无明显皮瓣。 体光滑无鳞。侧线高侧位,平直,后部行于尾柄中央,伸达尾鳍基底;侧线与背鳍 间具1纵列约4或5黏液孔。 背鳍起点位于鳃盖骨棘前上方;鳍棘部长略大于鳍条部3倍,其间无明显缺刻;鳍 棘较细长尖锐,仅端部露出,大部为皮膜掩盖;第一鳍棘和后部数鳍棘较短;第二和第 三鳍棘较长;前3鳍棘与第四鳍棘间距较大,呈分离状态;前3鳍棘的鳍膜浅凹,后部 各鳍棘膜深裂至鳍棘中部;第六至第十鳍棘最长,为头长,约为眼径4倍,与最长鳍 条约等长;最后鳍条伸达尾鳍基底,鳍膜与尾鳍基底相连;第一至第三鳍条最长,头长 为其长1.5~1.8倍。臀鳍起点位于背鳍第十一鳍棘下方,鳍长约为背鳍鳍条部3倍;鳍 棘短小,约等长,约为眼径1.2~1.5倍;第八至第十鳍条最长,短于背鳍最长鳍条,头 长为其长1.6~1.9倍;最后鳍条伸越尾鳍基底,鳍膜与尾鳍基底相连。胸鳍宽大,圆形, 下侧位,伸达臀鳍前部上方,基底下端伸达眼前缘下方,具1不分枝、6分枝、3不分枝 鳍条,下方具2细长指状游离鳍条;第三至第五鳍条最长,头长为其长0.8~0.9倍;第 一游离鳍条长于第二游离鳍条,伸达腹鳍后端,几伸达肛门。腹鳍胸位,后端伸达肛门; 鳍棘长约为第一鳍条2/3;第五鳍条最长,头长为其长1.1~1.2倍,鳍膜与体壁相连。尾 鳍颇长,圆截形,鳍长约等于体高,头长为其长1.1~1.3倍。 体腔大,腹膜白色。胃大,囊状。肠较粗,盘曲2次。幽门盲囊4个,盲管状,伸 达胃后端。椎骨28。无鳔,外肌带宽大,后端具5较短指状韧带突起。 体褐红色,具斑纹和斜纹;眼下方有时具1白色圆斑,眼后缘及眼间隔有时具白斑, 舌上有黑褐色细花纹。胸鳍具3横行黄斑,里侧具黄斑,指状游离鳍条具节斑;尾鳍具 4~6横行黄斑;臀鳍具斜纹和黑色斑点;背鳍鳍条具黄色宽大横纹。 |
生物学描述 | 暖水性海洋鱼类,中小型,体长约170~220mm。头宽大凹凸,体粗壮,无鳞,具皮瓣,胸鳍宽大,为一典型的底栖生活鱼类,行动滞钝。活动范围不大,无远距离洄游习性。 主食小鱼和甲壳类动物等。卵生。数量不多,一般为拖网所兼捕。头部棘突和鳍棘的毒 腺具剧毒,被刺伤后剧痛20多小时,创口肿胀,伴有全身阵痛,发热畏寒。 |
分布信息 | 中国分布于南海; 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中部,印度、大洋洲、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
分类学讨论 | 本种的眶下骨减少至4块,第三和第五眶下骨消失;眶前骨下缘2棘,后棘尖长; 外侧具1棘;第二眶下骨宽大,眶下棱3~4棘;前鳃盖骨棘减少至3~4棘;背鳍起点前 移至眼后上方,鳍棘增多至16~18,前部3鳍棘分离,鳍棘部长略长于鳍条部3倍;臀 鳍鳍棘减至2;胸鳍具分枝和不分枝鳍条,鳍条减至10和2游离鳍条;颅骨具12棱和 棘,鼻棘、额棘、鼓棘和中筛棘消退。眶下骨的基本形态与鲉科相似,但相当特化。中 国鲉形目眶下骨的数目有自北向南减少趋势,本种眶下骨减少至4块,分布于南方海域。 胸鳍具2游离鳍条,与虎鲉的1游离鳍条,三丝鲉的3游离鳍条可能是平行演化。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鲉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