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ilu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鲇形目 |
科名 | Bagridae |
科中文名 | 鲿科 |
学名 | 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 1846) |
中文名 | 瓦氏黄颡鱼 |
引证 | Pelteobagrus vachelli 郑慈英, 1989; ? 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 1846; Pseudobagrus vachellii Nichols, 1928; |
俗名 | 大头黄(鱼央)(广西); 黄鮟; 黄牯; 黄甲(福建); |
形态描述 | 背鳍条Ⅱ-6—8;臀鳍条ii-21—24;胸鳍条Ⅰ-7—9;腹鳍条i-5。鳃耙13—18。 体长为体高的3.9—5.2倍,为头长的4.4—5.1倍,为尾柄长的5.1—6.4倍,为前背长的3—3.3倍。头长为吻长的2.6—4.0倍,为眼径的3.7—5.2倍,为眼间距的1.7—2.3倍,为头宽的5.4—5.6倍,为口裂宽的2.1—2.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7—2.4倍。 体延长,前部略圆,后部侧扁,尾柄略细长。头略短而纵扁,头顶有皮膜覆盖。上枕骨棘常裸露,略细长,接于项背骨。口较小,下位,略呈弧形。吻钝,略呈锥形。上颌突出于下颌,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形成弧形齿带;下颌齿带中央分开;腭骨齿形成半圆形齿带。眼中等大,侧上位,位于头的前部,眼缘不游离。眼间隔稍平。前后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位于吻端;后鼻孔前缘有小的鼻须,后伸超过眼后缘。颌须略粗壮,后端超过胸鳍基后端;外侧颏须长于内侧颏须,后伸达胸鳍。鳔厚,心形。鳃孔宽。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短小。 背鳍位前,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弱锯齿,长于胸鳍硬刺,起点约在体前部1/3处,距吻端小于距脂鳍起点。脂鳍短,后缘游离,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后。臀鳍基长,大于脂鳍基,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大于距胸鳍基后端。胸鳍下侧位,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强锯齿,后伸不达腹鳍。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垂直下方之后,距胸鳍基后端远大于距臀鳍起点,末端超过臀鳍起点。肛门距臀鳍起点较距腹鳍基后端为近。尾鳍深分叉,上、下叶末端圆钝,等长。 活体背部灰褐色,体侧灰黄色,腹部浅黄。各鳍暗色,边缘略带灰黑色。尾鳍下叶边缘灰黑色。 |
生物学描述 | 为小型底栖鱼类,栖息于多岩石或泥沙底质的江河里。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寡毛类、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和小鱼为食。产卵期4—5月,多在水流缓慢的浅水滩或水草多的岸边产卵。卵粘性,颜色浅黄,产出后附着在石头上发育。体型比黄颡鱼为大,最大长达300mm。数量较多,是经济鱼类之一。 |
分布信息 | 珠江、闽江、湘江、长、江、淮河、辽河等水系。;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 46尾;体长75—335 mm;采自广东英德,广西象州、濛江、梧州、桂平、融安、横县,福建洋口,湖北丹江,云南河口、永胜。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鲇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