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ilu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鲇形目 |
科名 | Siluridae |
科中文名 | 鲇科 |
学名 | 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 1934 |
中文名 | 大口鲇 |
引证 | Parasilurus asotus Kimura, 1934; |
俗名 | 叉口鲇(湖北); 河鲇(四川); |
形态描述 | 背鳍条i-5;臀鳍条i-77—88;胸鳍条Ⅰ-13—16;腹鳍条i-11—13。鳃耙11—16。 体长为体高的4.8—6.4倍,为头长的4.0—4.7倍,为前背长的3—3.1倍。头长为吻长的3—3.7倍,为眼径的10.6—12.8倍,为眼间距的1.7—2.2倍,为头宽的1.2—1.4倍,为口裂宽的1.3—1.5倍。 体延长,前部粗圆,后部侧扁。头略长,宽且纵扁。吻宽、圆钝。口大,次上位,弧形,口角唇褶发达。下颌突出于上颌,露齿。口裂深,后伸至少达眼球中央垂直下方。上、下颌及犁骨均具锥形略带钩状的细齿,形成半月形齿带,下颌齿带中央分离或分离不明显。眼小,侧上位,被以皮膜。眼间隔宽平。前后鼻孔相离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后鼻孔圆形。颌须长,后伸可及腹鳍起点之垂直上方;颏须较短。鳃孔大。鳃耙稀疏、短粗。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 背鳍基甚短,无骨质硬刺。无脂鳍。臀鳍基很长,后端与尾鳍相连。胸鳍圆扇形。侧下位,具骨质硬刺,前缘具颗粒状突起;后缘中部至末端具弱锯齿,后伸可超过背鳍基后端之垂直下方。腹鳍小,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垂直下方之后,距尾鳍基远大于至胸鳍基后端,鳍条末端超过臀鳍起点。肛门距臀鳍起点较距腹鳍基后端略远。尾鳍小,近斜截形或略内凹,上叶略长于下叶。 活体灰褐色,腹部灰白,各鳍灰黑色。 |
分布信息 | 珠江、闽江、湘江、长江等水系;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 17尾;体长104—408 mm;采自广西柳江,四川南溪、宜宾、合川,湖北洪湖。 |
分类学讨论 | 附记 怀头鲇的形态与大口鲇相近,但前者具须3对,后者具须2对,此性状与个体大小无关且甚稳定,故把它们从亚种上升为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鲇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