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Silu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鲇形目 |
科名 | Sisoridae |
科中文名 | 鮡科 |
学名 | Pareuchiloglanis gongshanensis Chu, 1981 |
中文名 | 贡山鮡 |
俗名 | 石扁头(云南); |
形态描述 | 背鳍条i-5—6;臀鳍条i-4;胸鳍条i-15—16;腹鳍条i-5。 体长为体高的8.1—9.5倍,为头长的4.0—4.5倍,为尾柄长的4.8—5.5倍,为前背长的2.7—3.2倍。头长为吻长的1.7—1.8倍,为眼间距的4.0—4.8倍,为头宽的1.1—1.2倍,为口裂宽的2.7—3.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4.0—4.6倍。 鼻须刚达眼前缘;颌须末端钝圆或具尖突,超过胸鳍起点。但不达鳃孔下角。鳃孔小,下角与胸鳍第三、四根分枝鳍条的基部相对,约位胸鳍基中点。上颌齿带两侧端不向后延伸,中央有明显缺刻。齿尖形,外列齿的齿端略侧扁,齿冠棕色;内列齿尖细。唇部和胸部密布小乳突。 背鳍平卧时,鳍时末端略超或显著超腹鳍基后端,起点距吻端相当于至脂鳍起点稍后。脂鳍起点对腹鳍末端,可稍前或稍后,基长小于或等于前背长。臀鳍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等于至腹鳍基后端。胸鳍刚达腹鳍起点。腹鳍不达肛门。肛门至臀鳍起点的距离显著较距腹鳍基后端为近。尾鳍微凹。 周身灰色,腹部灰白略带微黄。尾鳍黑色,中央有一道黄斑。 |
生物学描述 | 生活在多石的主河道和溪流,水势湍急。平时隐居石缝间隙。主食水生底栖昆虫。可用沉钩钓捕。供当地食用。 |
分布信息 | 怒江上游水系;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 7尾;体长84—120mm;采自云南贡山县城及西藏左贡。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鲇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