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科名 | Balistidae |
科中文名 | 鳞鲀科 |
学名 | Abalistes stellatus Lacépède, 1798 |
中文名 | 宽尾鳞鲀 |
引证 | Balistes stellaris Bloch et Schneider, 1801; Bulistes vachelli Richardson, 1844; Balistes stellatus Lacepede, 1798;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86尾,体长84.6~350 mm,采自江苏大沙,上海,福建厦门、台湾浅滩海域,广东广州、汕尾、闸坡、遮浪、海门,海南三亚、白马井、新村、西沙永兴岛,广西北海、涠洲岛。 背鳍Ⅲ, 2+24~26;臀鳍2+21~24;胸鳍1+13;尾鳍1+10+1。体侧鳞39~44横行。 体长为体高1.8~2.5倍,为头长2.8~3.2倍。头长为吻长1.4~1.7倍,为眼径3.4~5.3倍。 体长椭圆形,侧扁,背缘圆弧形。尾柄较细,前端圆柱状,向后渐呈平扁状,尾柄宽大于高,尾柄最低处宽为其高的1.2~1.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3.0~4.1倍。头中大,侧扁,背缘和腹缘均略突起。吻较长大,眼前方、鼻孔下方有飞纵凹沟。眼中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宽平,为眼径1.2~1.6倍。鼻孔很小,每侧2个,位于眼的前方。口小,前位。上下颌齿均为具凹刻的楔状齿,上颌齿2行,外行齿每侧4枚,内行齿每侧1枚;下颌齿1行,每侧4枚,无内行齿。唇肥厚。鳃孔侧位,稍倾斜,下端与眼后缘相对。 头体除上下唇外全被板状鳞,鳞中大,多为菱形。鳃孔后方具数枚大骨枚状鳞。尾部无棘突,后部有2纵行由鳞形成的不甚明显的低棱。 背鳍2个,第一背鳍始于鳃孔上方,具3鳍棘,第一鳍棘粗大,棘缘有6~7行粒状突起,棘长约等于或稍短于吻长;第二鳍棘细长,第三鳍棘较短,约为第一鳍棘长的1/3~1/4。第二背鳍起点在肛门上方,基底较长,体长为其基底长3.0~3.5倍。臀鳍与第二背鳍相似,起点在第二背鳍第四、五鳍条下方,体长为臀鳍基底长3.4~3.7倍。胸鳍短圆形,侧中位。腹鳍合有1鳍棘,能活动,棘上有许多粒状突起。尾鳍分叉,幼鱼尾鳍截形,随着个体的增长,尾鳍上下缘的鳍条逐渐延长,体长240~ 320 mm者的尾鳍上下缘鳍条长为尾鳍中央鳍条长的4~5倍。 体灰褐色,腹部色浅。体背侧具许多浅蓝色大斑,腹部具浅蓝纹,头部具数条浅蓝色条纹,眼间隔附近常具黑褐色大斑。幼鱼背部具3大白斑,分别在眼后、第一、第二背鳍间的背部和第二背鳍基底中央下方。第一、第二背鳍基底间有一浅蓝色大斑。第一背鳍第一至第三鳍棘间的鳍膜黑色,第三鳍棘后方的鳍膜白色。第二背鳍及臀鳍浅色,鳍膜上有5~7纵行蓝绿色条纹。胸鳍黄色。尾鳍灰褐色,隐具蓝色条纹或断续斑点。 宽尾鳞鲀为热带近海常见的底层鱼类,肉食性,主要摄食软体动物和甲壳类。肉肥厚,内脏有弱碱毒,去除内脏和剥皮后可供食用。鲜食或加工成咸制品。体长最大可达600 mm。 |
分布信息 | 印度洋非洲东海岸、红海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亚。; 黄海南部、东海、南海及台湾沿海;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