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Tetraodont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鲀形目 |
科名 | Triacanthidae |
科中文名 | 三刺鲀科 |
学名 | Triacanthus biaculeatus Bloch, 1786 |
中文名 | 三刺鲀 |
引证 | Balistes biaculeatus Bloch, 1786; |
形态描述 | 背鳍IV-V,22~25;臀鳍18~21;胸鳍14~16;腹鳍I;尾鳍12 体长为体高2.3~2.9倍,为头长3.3~3.8倍。头长为吻长1.7~2.1倍,为眼径3.4~5.0倍。 体延长,长椭圆形,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突。尾柄细长,后部几呈平扁状,在尾鳍基前缘的背腹面各具一凹陷,尾柄长为尾柄高3.5~5.8倍。头侧扁,侧视近三角形。吻较短钝,吻背部在眼前方处稍突起,向前则较平直。眼小,上侧位,眼间隔稍突起,中央具一隆起岭,眼间隔宽为眼径1.2~1.8倍。鼻孔小,每侧2个,位于眼前方,嗅囊上具24~40嗅板。口小,前位,口裂平直或呈线弧形。上下嵴齿2行,外行齿楔状,较坚硬,多数具8~10枚齿,内行齿粒状,2~4枚,多数为4枚。唇肥厚,上唇的后背面有绒状鳞。鳃孔小,侧位,近似直立短缝状,长约等于或稍小于眼径,其下缘达胸鳍基底的1/2至2/3处。各鳃盖骨埋于坚厚皮下。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耙细短,第一鳃弓外鳃耙12~18。伪鳃具鳃丝31~53。 头体被粗糙小鳞,鳞面具近十字形的低嵴棱,棱上有许多绒状小刺。背鳍基部两侧的鳞较粗大。侧线显著,前部上侧位,向后延伸达第二背鳍下方开始向下弯曲,在尾柄部为中侧位。 背鳍2个,基底分离;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基底上方,第一鳍棘粗大,长大于吻长,第二至第四或第五鳍棘均短小,第二鳍棘小于第一鳍棘长的1/2。第二背鳍起点在肛门前上方,基底长,体长约为第二背鳍基底长的4倍。臀鳍基底长大于第二背鳍基底长的1/2。胸鳍下侧位,短圆形。腹鳍胸位,各由1粗大鳍棘组成,鳍棘后方在体腹侧有一纵凹沟,无鳍条。腰带骨宽,末端圆钝,前段宽与后段宽约相等。尾鳍深叉形。 体背浅灰色,腹部银白色。第一背鳍黑色,其基底下方的体背部具一黑斑,胸鳍基底上端常有一黑色腋斑。其他各鳍黄色。 |
分布信息 | 中国沿海均有产; 印度洋北部沿海和西太平洋的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日本和朝鲜半岛。; 本种以往均鉴定为T. brevirostris,实际上它是T. biaculeatus的同物异名。以往的记录中,本属在南海还产1种牛氏三刺鲀T. nieuhofi,如de Beaufort (1962: 275)认为此种也产于中国,Tyler (1968 )认为牛氏三刺鲀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湾等海区,并不产于中国,至今我们也未见到产于中国沿海的标本。;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98尾,体长61.9~270 mm,采自山东青岛、薛家岛、龙口、烟台、石臼所,江苏吕泗,渐江沿海,福建平潭、厦门、集美、台湾堆西南海域,广东汕尾、闸坡、盐田、澳头、硇洲、广海、海南白马井、莺歌海、清澜、广西北海、合浦。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