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Tetraodont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鲀形目 |
科名 | Monacanthidae |
科中文名 | 单角鲀科 |
学名 | Monacanthus chinensis (Osbeck, 1762) |
中文名 | 中华单角鲀 |
引证 | Monacanthus chinensis 李思忠, 1962; Monacanthus chinensis 沈世杰, 1993; Balistes chinensis Osbeck, 1762; Monacanthus chinensis Cuvier, 1817; |
形态描述 | 背鳍Ⅱ,29~33;臀鳍29~32;胸鳍12~14;尾鳍1+l0+1。 体长为体高1.3~1.9倍,为头长2.8~3.6倍。头长为吻长1.3~1.6倍,为眼径3.1~5.5倍。 体菱形,侧扁而高。尾柄短而高,尾柄高为尾柄长1.1~1.6倍头较小,侧视似三角形,背缘在眼前方颇凹人。吻较大,前端较尖,背腹缘均凹人。眼小,上侧位,眼间隔较隆起,眼间隔宽为眼径1.0~1.5倍。鼻孔小,每侧2个,位于眼前方。口小,前位,下颌稍长于上颌。上下颌齿楔状,上颌齿2行,外行齿每侧3枚,内行每侧2枚,常有部分露出于外行齿间;下颌齿单行,每侧3枚。唇厚。鳃孔中侧位,稍斜裂,位于眼后半部下方。 鳞细小,每鳞的基板上具1强而粗壮的中心棘,末端稍弯曲,少数在中心棘基部旁生1小棘。头部鳞的中心棘两侧常有一些小棘,尾部鳞单棘,腹鳍棘后的鳍膜上的鳞片愈合且排列成行。雄鱼尾柄部上下侧有2列粗强的倒棘,每列2~4枚棘;雌鱼无此倒棘体上散布有少许皮质突起。 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2鳍棘,第一鳍棘强大,起点在眼中央的后方,后侧缘各具6~7枚强倒棘,前缘具细粒状突起;第二鳍棘小,紧贴在第一鳍棘后方,常隐于皮膜下。第二背鳍起点在肛门前上方,前部鳍条稍高起。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五、六鳍条下方。胸鳍短圆形,中侧位。腹鳍合为1短棘,由3对特化鳞组成, 连于腰带骨后端,能活动。腹鳍棘后方的鳍膜十分发达,呈扇状,伸过腹鳍棘及肛门,膜上具鳍条状突起。尾鳍圆截形,最上的鳍条有时延长。 体浅棕色,体上具许多深棕色斑点,体侧具3条云状深褐色宽纹,第一条纹自眼后至第二背鳍前基,第二条纹自鳃孔后方至第二背鳍基底中部,第三条纹自腹鳍棘前方至第二背鳍基底后部。第一背鳍灰褐色,第一鳍棘上具3条深褐色横纹;第二背鳍及臀鳍淡灰色,上具5~6条褐色纵纹。胸鳍淡灰色。腹鳍棘深褐色,棘后的鳍膜黑褐色。尾鳍黄褐色,上有许多深褐色横纹。 |
生物学描述 | 中华单角鲀为热带、亚热带生活的底层鱼类。一般体长80~150 mm,最大体长可达230mm左右。沿海较常见,但产量不多。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至澳大利亚。; 中国产于东海、南海及台湾沿海;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52尾,体长32.7~228 mm,采自上海,福建厦门、东山、台湾浅滩,广东汕尾、闸坡、澳头、海门、盐田,香港,海南三亚、白马井、清澜及广西北海。 |
分类学讨论 | 以往记载,都将尾柄部有2列粗强倒棘作为本种的主要特征,经大量测定发现有一些中华单角鲀的尾柄部无此倒棘,而其体形、体色及腹鳍鳍膜等特征完全相符。经解剖分析,确证尾柄部具粗强倒棘的为雄性,无粗强倒棘的为雌性,共解剖检测雄性标本13尾(体长32.7~183 mm),雌性标本14尾(体长61~138.6 mm)。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