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Tetraodont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鲀形目 |
科名 | Monacanthidae |
科中文名 | 单角鲀科 |
学名 | Psilocephalus barbatus (Gray), 1831) |
中文名 | 须鲀 |
引证 | Psilocephalus barbatus Swainson, 1839; Anacanthus barbutus Gray, 1831; Psilocephalus barbatus 李思忠, 1962; Balistes barbatus Gray, 1831;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28尾,体长95.9~181 mm,采自广东汕尾、海门、上川岛,海南三亚、新盈、莺歌海、昌江、自马井及广西北海、涠洲。 背鳍Ⅰ,48~55;臀鳍62~66;胸鳍8;尾鳍1+10+1。 体长为体高8.1~11.8倍,为头长3.5~4倍。头长为吻长1.1~1.2倍,为眼径6.2~7.7倍。 体延长呈带形,甚侧扁。尾柄短而侧扁,尾柄长为尾柄高1.1~1.5倍。头延长,亦甚侧扁,背、腹缘均斜直。吻长大,稍长于眼后缘至肛门的距离。眼小,侧上位,眼间隔中央钝棱状,宽略小于眼径。鼻孔小,每侧2个,位于眼的前上方。口小,上位,近直立状。上下颌齿楔状,上颌齿2行,外行齿每侧3枚,内行齿每侧2枚;下颌齿单行,每侧3枚。下颌突出在上颌前方,下颌联合处的中央有1侧扁形肉质长须,头长约为须长1.2~2.1倍。鳃孔小,侧位,斜裂,其下端位于眼前缘下方,鳃孔长略短于眼径。 鳞细小,绒状。具侧线,很细,在尾部为侧中位。 背鳍2个,第一背鳍仅1鳍棘,短而细弱,位于眼后半部上方,鳍棘上无小刺,鳍棘长等于或短于眼径。第二背鳍延长,起点在臀鳍第四、五鳍条上方。臀鳍较第二背鳍更发达,起点在肛门后方、第二背鳍起点的前下方,臀鳍鳍条多于第二背鳍,其最长鳍条约为第二背鳍最长鳍条的2倍,臀鳍基底长于第二背鳍基底。胸鳍小,下侧位。腹鳍完全退化。尾鳍发达,长矛形或长圆形。 体淡黄灰色,眼后至尾鳍基有一些灰褐色网状纹。第二背鳍、臀鳍及胸鳍淡黄色,尾鳍淡蓝褐色,有一些黑褐色点纹。须黑色。 |
生物学描述 | 须鲀为暖水性鱼类,喜居于近海有泥沙的海区。个体中大,一般体长在150~180mm左右,最长可达260 mm。 |
分布信息 | 中国产于南海; 国外分布于印度、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至菲律宾。;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