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Tetraodont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鲀形目 |
科名 | Monacanthidae |
科中文名 | 单角鲀科 |
学名 | Thamnaconus hypargyreus (Cope, 1871) |
中文名 | 黄鳍马面鲀 |
引证 | Thamnaconus xanthopterus Xu et Zhan, 1988; Cantherines modestus (not of Gunther) 李思忠, 1962; Thamnaconus hypargyreus Matsuura, 1989; Monacanthus hypargyreus Cope, 1871; Thamnaconus hypargyreus 沈世杰, 1993; |
形态描述 | 背鳍II,34~36;臀鳍32~35;胸鳍12~14;尾鳍l+10+l。 体长为体高 2.2~2.8倍,为头长2.4~3.8倍。头长为吻长1.1~1.4倍,为眼径3.1~4.2倍。 体长椭圆形,侧扁,体长为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距离的2.6~3.0倍。尾柄短而侧扁,尾柄长为尾柄高1.1~1.5倍。头中大,侧视三角形,背腹缘微凸或斜直。吻长而尖,雄鱼背缘微凸。眼中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圆突,眼间隔宽约等于或稍大于眼径。鼻孔小,每侧2个,位于眼前方附近。口小,前位。上下颌齿楔状,上颌齿2行,外行每侧3枚,最后1个宽大,内行每侧2枚,窄小;下颌齿单行,每侧3枚,较宽大,中央齿最大。唇较薄。鳃孔中侧位,斜裂,鳃孔长约等于眼径,鳃孔位于眼后半部下方,上端不超过眼后缘,前下端在眼中央下方,鳃孔约有2/3~4/5在口裂水平线之下。 鳞细小。每一鳞的基板上长有少数鳞棘,一般仅3枚棘,少数为2或4枚,排成1或2行。头部鳞棘有的排成2行;躯干背部鳞较大,鳞棘多排成单行,少数为2行;躯干腹部鳞棘少,棘数不稳定;尾部鳞棘单行排列。无侧线。 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2鳍棘,第一鳍棘长大,位于眼中央的上方或稍后方,鳍棘前缘及后侧缘共具4行小的倒棘,前缘的2行棘每行约40枚,下端10枚左右极小,后 侧缘的棘稍大,每行29~31枚左右,鳍棘上端棘不明显,头长约为第一鳍棘长1.0~1.4倍;第二鳍棘短小,紧位于第一鳍棘后方,常隐于皮膜下。第二背鳍延长,起点在肛门上方,前部鳍条高起,以第八至第十鳍条最长,其长短于第一背鳍棘。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第六至第八鳍条下方,前部鳍条也高起。胸鳍短圆形,侧中位。腹鳍合为1鳍棘,由2对特化鳞组成,连于腰带骨后端,不能活动。腹鳍棘后的鳍膜小,不超过腹鳍棘。尾鳍圆形,上下缘第一至第二鳍条略突出,致使上下端附近各有一浅凹。 体色雌雄鱼有差异,新鲜雄鱼标本淡灰色,头体密布小形黄色圆点,体每侧有4~5纵行不规则的云状暗褐色斑;腹部有时有波状黄纹;头侧在吻部及眼下方约有5~7条波状黄纹;各鳍淡黄色,尾鳍边缘黑色,尾鳍中部有1暗色横纹。雌鱼头体上黄色圆斑不及雄鱼明显,具暗色斑纹多行,尾鳍边缘及中央的暗色斑纹色较浅。 |
生物学描述 | 黄鳍马面鲀属暖温性底层鱼类,喜集群栖息,季节徊游性较明显,主要分布于50~100 m深的海区。在南海和东海是重要经济鱼类之一,高产年份可达20万吨左右。产卵期一般于12月至翌年5月,1~3月为盛期,卵黏性,卵子受精后便附在水草、藻类、岩礁和砂石上。一般体长在130~150mm左右,大的可达174 mm。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越南及澳大利亚沿海。; 中国产于东海、南海及台湾沿海。;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91尾,体长65.2~173 mm,采自上海,广东汕尾、闸坡、珠海、碣石、广州、台山、汕头,海南三亚、清澜、白马井,香港及台湾(13尾USNM标本)。 |
分类学讨论 | 黄鳍马面鲀是南海重要经济鱼类,也分布于东海,在分类上以往有些混乱,将它鉴定为C. modestus或N. tessellatus,后许成玉和詹鸿禧在《东海深海鱼类》(1988)中将本种订一新种,即T.xanthopterus,现确认此新种实为T.hypargyreus的异名。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