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Tetraodont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鲀形目 |
科名 | Diodontidae |
科中文名 | 刺鲀科 |
学名 | Cyclichthys orbicularis Bloch, 1785 |
中文名 | 眶棘圆短刺鲀 |
引证 | Diodon orbicularis Bloch, 1785; Diodon orbicularis Bleeker, 1864; Cyclichthys orbicularis Smith et Heemstra, 1986; |
形态描述 | 背鳍11~12;臀鳍10~12;胸鳍20~21;尾鳍1+7+1。 体长为体高1.5~2.6倍,为头长2.1~2.6倍。头长为吻长2.4~4.5倍,为眼径2.9~4.9倍。 体卵圆形,头部及体前部粗圆。尾柄短小,稍侧扁,尾柄长小于眼后头长,尾柄长为尾柄高1.4~2.7倍。头宽平,头长稍小于鳃孔至背鳍起点的距离,头背缘稍凹入。吻宽短,前端稍突出。眼中大,上侧位,距吻端较距鳃孔为近。眼间隔宽平,中央微凹,眼间隔宽为眼径1.4~3.0倍。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鼻瓣两侧,鼻瓣呈卵圆形突起,位于眼前部内侧。口小,前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各具1喙状齿板,无中央缝,齿较薄。唇发达,边缘细裂。下颌口角具1唇褶。鳃孔小,中侧位,位于胸鳍基底前方,浅弧状,眼径为鳃孔长1.2~1.8倍。 头、体除吻端及尾柄外,全被粗而短的棘,棘竖立于皮外,具3或4棘根,不能活动。体上棘稍尖长,最长棘约等于或稍长于眼径。额棘比胸鳍后方棘稍短,最长棘约为眼径1 /2。前额部在鼻瓣突起间具1棘;眼上缘具3棘,最后眼上棘之间具2小棘。背面自前额至背鳍前方具8~9棘;头背面具棘3~4个。左右胸鳍基底间的背面有4棘。两鳍间腹侧面约具14棘。尾柄无棘。近口角处有1可活动的短棘。 背鳍1个,位于体后部、肛门前上方,长圆形。臀鳍与背鳍同形,起点在背鳍基底后端下方。胸鳍宽短,中侧位,上部鳍条较长。尾鳍圆形。 体背侧面灰褐色,腹面白色,体背部、体侧散布一些较大的黑色圆斑,体侧下方各棘基无小黑斑。各鳍浅色,无斑点。 |
生物学描述 | 眶棘圆短刺鲀为温热带海洋底层鱼类,个体一般不大,多在50~100 mm左右,大的可达150 mm。 |
分布信息 | 东海、南海; 印度洋非洲南部至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等。;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66尾,体长49.1~138.5 mm,采自福建三沟渔场,广东汕尾、广州、闸坡、珠海、碣石、遮浪,海南白马井、清澜、新村及香港。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