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Tetraodont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鲀形目 |
科名 | Diodontidae |
科中文名 | 刺鲀科 |
学名 | Diodon liturosus Shaw, 1804 |
中文名 | 大斑刺鲀 |
引证 | Diodon maculatus var. B. Gunther, 1870; Diodon bleekeri Gunther, 1910; Diodon novemmaculatus 李思忠, 1962; Diodon liturosus Shaw, 1804; Diodon novemmaculatus(not of Cuvicr) Bleeker, 1859; Diodon holacanthus (not of Linnaeus) de Beaufort, 1962; Diodon liturosus 沈世杰, 1993;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14尾,体长109.8~336 mm,采自海南三亚,西沙群岛永兴岛、东岛、金银岛及台湾(2尾USNM标本)。 背鳍14~16;臀鳍14~16;胸鳍21~25;尾鳍9。 体长为体高2.4~4.4倍,为头长2.4~3.5倍。头长为吻长3.0~5.1倍,为眼径3.1~4.6倍。 体长卵圆形,宽而稍平扁,头和体前部粗钝。尾柄短,后端侧扁,尾柄长为尾柄高 1.7~2.3倍。头较宽大,平扁,体长为头宽2.4~3.0倍。吻短,背缘斜。眼中等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宽,中央略凹,眼间隔宽为眼径2.4~3.4倍。鼻孔每侧2个,开在囊状鼻突起两侧,位于眼前方。口小,前位。上下颌齿各愈合成1喙状大齿板,无中央缝。唇较发达,有许多绒状突起。鳃孔侧位而高,直裂,短缝状,鳃孔稍大于眼径。 体被长棘,较尖长,除吻端及尾柄外头体全部被粗棘,前部棘具2棘根,能活动,后部棘具3棘根,不能活动。吻端至背鳍前方具16~21棘,吻端至臀鳍前方具17~22棘。胸鳍后方棘很长,体长为其长6.7~10倍,明显大于额棘,最长胸鳍后方棘为额棘1.5~2.5倍。鳃孔上方有1短而不能活动的棘,眼前缘下方有1短而指向腹面的小棘。尾柄无棘,但背鳍、臀鳍基部常有1棘,有时它会移至接近鳍基的尾柄上。 背鳍1个,圆形,位于体后部、肛门后上方,头长为最长鳍条2.3倍。臀鳍与背鳍相似,位置在背鳍基底下方。胸鳍侧中位,圆形,后缘宽大。无腹鳍。尾鳍圆形。 体背部褐色,腹部灰白色,体上有一些大形黑斑,斑的边缘有黄色(固定后为白色)环纹。体背部有5个大斑:背鳍基部有1圆斑;背鳍和胸鳍基底间背中央有1圆形斑块;左右胸鳍基底间的背侧面各有1椭圆形斑;头顶枕区有1宽横带。头部两侧各有2个大斑:第一斑位于眼下方,向下常与头腹面的喉斑连接,这一斑纹横过眼上方,但左右斑纹在眼间隔处是分开的;第二斑在枕区横带下方、眼与鳃孔间有l不规则形的斑纹。头腹面、正对眼下方的位置有1横行的喉斑体侧有一些小型黑色斑点,常分布在棘根附近。各鳍黄色,除基部外,鳍上无斑点。 |
生物学描述 | 大斑刺鲀为热带暖水性底层鱼类,肉食性,夜间出来觅食,以海螺、虾、蟹等为食栖息水层10~20 m。内脏及生殖腺有毒,一般不作食用。一般体长在200~300 mm左右,最大的可达600mm。 |
分布信息 | 国外分布自印度洋非洲东南海岸至太平洋中部社会群岛等,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亚。; 中国产于海南岛、西沙群岛及台湾沿海; |
分类学讨论 | 大斑刺鲀曾被鉴定为九斑刺鲀D. novemmaculatus Cuvier, Leis (1978)经研究后指出D. novemmaculatus为六斑刺鲀D. holocanthus的异名,本种应取名D. lituro-sus。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