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Tetraodont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鲀形目 |
科名 | Tetraodontidae |
科中文名 | 鲀科 |
学名 | Takifugu alboplumbeus (Richardson, 1845) |
中文名 | 铅点东方鲀 |
引证 | Spheroides alboplumbeus 李思忠, 1955; Fugu alboplumbeus 李思忠, 1962; Tetrodon alboplumbeus Richardson, 1845; Tetrodon oblongus var. alboplumbeus Gunther, 1870; Spheroides alboplurbeus Wang&Wang, 1936; Takifugu alboplumbeus 许成玉, 1990; |
形态描述 | 背鳍12~14;臀鳍10~11;胸鳍15~17。 体长为体高2.9~3.9倍,为头长2.8~3.3倍。头长为吻长2.0~2.9倍,为眼径4.5~6.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2~2.6倍。 体亚圆筒形,头胸部粗圆,微侧扁,躯干后部渐细,尾柄圆锥状,后部渐侧扁。体侧下缘各侧有一纵行皮褶。头中大、钝圆,头长较鳃孔至背鳍起点距短。吻中长、钝圆,吻长与眼后头长约相等。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稍圆突,为眼径2.3~3.1倍。鼻瓣呈卵圆形突起,位于眼前缘上方;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鼻瓣内外侧。口稍小,前位,呈横浅弧形状。上下颌牙呈喙状,上下颌骨与牙愈合,形成4个大牙板,中央缝显著。唇厚,有细裂纹,下唇较长,其两端向上弯曲,伸达上唇外侧。鳃孔中大,侧中位,呈浅弧形,稍向前倾斜,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鳃膜稍厚,外缘露出。 体背面自鼻孔前方至尾柄中部上方、腹面和侧面自眼前缘下方至背鳍底后缘下方,大部均被小刺,仅吻部、眼下部、尾柄侧面和背鳍基底部光滑无刺。小刺细,其基底均有小圆形肉质突起。侧线发达,背侧支侧上位,向前伸出,与眼眶支相连;前方达吻上方,左右吻支相连,形成吻背支;眼眶支后端下方向下垂直形成头侧支;鳃孔上方左右背侧支的分支相连成项背支;背侧支向后延长,伸至尾柄末端上方;下颌支自日角下方向后延长,终止于鳃孔后缘下方;腹侧支由胸鳍末端下方起,伸至尾末端下方。 背鳍一个,位于体后部、肛门稍后上方,近似镰刀形,中部鳍条稍长。臀鳍一个,与背鳍几同形,基底与背鳍基底相对,或稍后于背鳍起点。无腹鳍。胸鳍侧下位,短宽,似倒梯形,后缘呈亚圆形。尾鳍宽大,后缘稍圆截形。 体腔大,腹膜淡色。鳔大。有气囊。 本种头骨形态属于横纹东方鲀型。骨质硬而细密,呈象牙白色。中筛骨短而宽,前缘分叉中等凹人。额骨隆起面宽大,呈箭头形,具众多纵走细线纹,细腰部宽,呈细腰顶扩形,额骨隆起线前端向外圆弧形弯曲,达到额骨前缘外缘,不与前额骨后缘相连,其后端亦弧形,达到额骨后缘外侧。额骨长,长大于宽。前额骨较小,呈三角形,前缘稍凹人,向内倾斜,外侧角锐尖,外缘短而平直,或微圆突,后方外缘向内倾斜收敛。前额骨外缘显著短于额骨外缘。蝶耳骨突起短而窄,微向后斜出。眶上缘较长,呈向内浅弧形,由较短的前额骨、较长的额骨和短的蝶耳骨外缘构成。 生活时体背面茶褐色,散布众多大小不一的浅草绿色圆斑,体侧下方具一黄色纵带,腹面乳白色。在眼间隔、项部、胸鳍上方、背鳍起点前方、背鳍基底和尾柄上方各具一条深褐色马鞍形横带。体侧有一胸斑,但不明显,背面一横带将两侧胸斑相连结。尾鳍上下叶边缘有时深褐色,余鳍均浅黄色。 |
生物学描述 | 铅点东方鲀为常见的暖温水性近海底层中小型鱼类。主要摄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头足类和鱼类等。体长一般在100~250 mm,大的可达290 mm。卵巢和肝脏有剧毒,精巢、皮肤、肠和肌肉亦有毒。本种为东方鲀属鱼类中毒性较强的一种,常有误食而中毒的事件报道。 |
分布信息 | 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和北部西太平洋沿海,东至印度尼西亚,北至中国、朝鲜沿海海域。; 我国在南海、东海、台湾沿海和黄渤海沿岸均产。; |
标本信息 | 测量标本35尾,体长65~238 mm,采自山东龙口、蓬莱、烟台、青岛汇泉、西镇、沙子口、石臼所,上海长江口佘山,浙江沈家门、葫芦岛、台州、洞头,福建沙江、东澳、刘五店、厦门、东山,广东遮浪,广西北海。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