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Tetraodont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鲀形目 |
科名 | Tetraodontidae |
科中文名 | 鲀科 |
学名 | Takifugu basilevskianus (Basilewsky, 1852) |
中文名 | 墨绿东方鲀 |
引证 | Fugu basilevskianus Matsubara, 1955; Fugu basilevskianus 成庆泰等, 1975; Tetrodon basilevskianus Basilewsky, 1852;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5尾,体长246~357 mm,采自山东龙口、烟台、石岛大渔岛、青岛。 背鳍15~16;臀鳍13;胸鳍14~16。 体长为体高3.5~4.1倍,为头长3.2~3.4倍。头长为吻长2.1~2.6倍,为眼径6.5~8.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1.8倍。 体亚圆筒形,头胸部粗圆,微侧扁,躯干后部渐细,尾柄圆锥状,后部渐侧扁。体侧下缘各侧有一纵行皮褶。头大,钝圆,头长较鳃孔至背鳍起点距短。吻长,钝圆,吻长与眼后头长约相等。眼稍小,侧上位。眼间隔宽,稍圆突,为眼径3.1~4.1倍。鼻瓣呈卵圆形突起,位于眼前缘上方;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鼻瓣内外侧。口稍小,前位,呈横浅弧形状。上下颌牙呈喙状,上下颌骨与牙愈合,形成4个大牙板,中央缝显著。唇厚,有细裂纹,下唇较上唇长,其两端向上弯曲,伸达上唇外侧。鳃孔中大,侧中位,呈浅弧形,稍倾斜,位于胸鳍基底前力一。鳃膜厚。 体背面、腹面均被小刺,小刺弱,余部光滑无刺。侧线发达,背侧支侧上位;向前与眼眶支相连;前方达吻上方,在鼻瓣前方左右吻支相连,形成吻背支;在鳃孔上方左右背侧支的分支向内相连,形成项背支;在眼眶支后部下方伸出一支向下垂直形成头侧支;背侧支向后延伸至尾柄末端上方;下颌支自口角下方向后延伸,止于鳃孔后缘下方;腹侧支自胸鳍末端下方延伸至尾柄末端下方。 背鳍一个,位于体后部、肛门稍后上方,近似镰形,前部鳍条延长。臀鳍一个,与背鳍儿同形,基底与背鳍基底几相对。无腹鳍。胸鳍侧中位,短宽,近方形,后缘呈微圆形。尾鳍宽大,后缘呈近平截形。 体腔大。腹腔淡色。鳔大。有气囊。 本种头骨类型属于红鳍东方鲀型。头骨骨质硬而细密,呈白色。中筛骨短而宽,前缘呈深凹形。额骨背面平滑,有微细纹。左右额骨纵走隆起线长,呈向内浅弧形,向前 方延伸,达到前额骨后缘中部。额骨隆起面中间窄,前后端稍宽。额骨长大于额骨宽。眶上缘长,由约等长的前额骨、额骨和蝶耳骨外缘构成。前额骨中等大,前缘稍凹,前侧角钝尖,外缘几平直,或微凸。蝶耳骨突起较宽,向后斜行伸出。 生活时体背面和侧面呈墨绿色,常分布细疏而模糊的淡色小斑点,腹面乳白色。胸斑黑色,大而显著,具模糊浅绿色边缘。背鳍基部亦有一黑色大斑,亦具模糊浅绿色边缘。臀鳍上半部白色,下端部黑色。胸鳍暗黄色。背鳍和尾鳍墨绿色。 本种自俄国鱼类分类学家Basilewsky 1852年在渤海采集描述新种发表以来,很少有采集记录的报道。Jordan和Metz 1914年在朝鲜仁川采集标本2尾,鉴定为Te-traodon basilevskianus,该种根据其描述和附图的特征来判断,应认为是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而不是本种。1975年成庆泰等在渤海南岸的龙口等地采集本种,证实了本种在渤海的存在,并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因为本种的外形特征与红鳍东方鲀或假睛东方鲀的特征相类似,因此,时常被认为是其中的一种。本种新鲜时体背墨绿色,而易于区分,但是,时间过后逐渐变成黑色,胸斑和边缘花纹又与这二种极为相似,加上本种臀鳍末端有黑色斑块,像似红鳍东方鲀在白色的臀鳍上沾污了墨斑状,又像似假睛东鲀在黑色的臀鳍上尚未全部沾满黑色状。这三者在体形、大小、体色和头骨结构上极为相类似。 |
生物学描述 | 墨绿东方鲀为温水性近海底层中大型鱼类。主要摄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和鱼类等。春季从黄海北部进人渤海,冬期游回黄海北部越冬。一般200~350 mm,大的可达500 mm。该物种并不常见。卵巢和肝脏有剧毒,精巢、皮和肌肉无毒。 |
分布信息 | 我国仅分布于黄海北部和渤海。;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