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Tetraodontiformes |
目中文名 | 鲀形目 |
科名 | Tetraodontidae |
科中文名 | 鲀科 |
学名 | Takifugu bimaculatus (Richardson, 1845) |
中文名 | 双斑东方鲀 |
引证 | Tetrodon ocellatus var. bimaculata Gunther, 1870; Tetrodon bimaculatus Richardson, 1845; Takifugu bimaculatus 许成玉, 1990; Fugu xanthopterus bimaculatus 李思忠, 1962; Fugu bimaculatus 朱元鼎、许成玉, 1963; |
形态描述 | 测量标本25尾,体长62~268 mm,采自江苏吕泗,上海佘山、长江口,浙江蟹 浦、舟山沈家门、葫芦岛、洞头,福建沙江、厦门,广东广海。 背鳍13~14;臀鳍12;胸鳍15~18。 体长为体高2.7~3.8倍,为头长2.6~3.1倍。头长为吻长2.0~2.4倍,为眼径5.0~7.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2~1.8倍。 体亚圆筒形,头胸部粗圆,稍侧扁,躯干后部渐细,尾柄圆椎状,后部渐侧扁。体侧下缘的皮褶发达。头大,钝圆,头长较鳃孔至背鳍起点距短。吻较短,钝圆,吻长明显短于眼后头长。眼较小,侧上位。眼间隔宽,稍圆突,为眼径2.8~3.7倍。鼻瓣呈卵圆形突起,位于眼前缘上方;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鼻瓣内外侧。口小,前位,呈横浅弧形状。上下颌牙喙状,牙齿与上下颌骨愈合,形成4个大牙板,中央缝显著。唇厚,有细裂纹,下唇较长,其两端向上弯曲,伸达上唇外侧。鳃孔中大,侧中位,呈浅弧斜形,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鳃膜稍厚,外缘未露出。 体背面自鼻孔后方至背鳍基底,腹面自鼻孔或眼下方至肛门前方均被较强小刺,吻部、体侧面和尾部光滑无刺。侧线发达,背侧支侧上位;向前与眼眶支相连;前方达吻上方,形成吻背支;在眼眶支后端下方向下垂直形成头侧支;在鳃孔上方形成项背支;背侧支向后伸至尾柄末端上方;下颌支自口角下方向后延伸至鳃孔后缘下方,到腹侧胸鳍下方停止,而后,腹侧支由胸鳍末端下方开始延伸至尾柄末端下方。 背鳍一个,位于体后部、肛门稍后上方,近似镰刀形,中部鳍条稍长。臀鳍一个,与背鳍几同形,基底稍后于背鳍起点。无腹鳍。胸鳍侧下位,短宽,近方形,后缘呈微圆形。尾鳍稍大,后缘平截形,或浅凹形。 体腔大,腹腔淡色。鳔大。有气囊。 双斑东方鲀的头骨类型属于暗纹东方鲀型。头骨骨质硬而细密,呈象牙白色。中筛骨稍长而稍窄,前缘呈深凹形。左右额骨隆起线呈浅弧形,向内凹人,向前达到前额骨后缘中部内侧。额骨隆起面细腰形,隆起面前半部具一对几平行纵走的深刻细纹,中间窄,两端较宽。额骨长大于额骨宽。眶上缘稍短,额骨外缘短于前耳骨外缘,额骨外缘与蝶耳骨前缘形成锐角。前额骨较大,前侧角尖突,前缘平直,或浅凹形,向内倾斜,外缘微圆。蝶耳骨突起窄小,向外稍向下方倾斜伸出。 生活时体背面浅褐色,项部至尾柄上分布十余条向后下方斜行的深褐色圆弧形横纹,背鳍基部有一黑褐色小斑点,其周围有同圆形黑褐色细条纹。胸鳍基底外侧和内侧各有一黑色斑点。胸斑明显,黑色,中大,边缘为浅褐色。幼鱼体背部褐色横纹常不连续,随生长成连续成斜纹,幼鱼胸斑与背面褐色横纹相连,随个体大,胸斑独立,与横纹断开,成黑色斑块。胸鳍浅黄褐色,背鳍、臀鳍和尾鳍均黄橙色。 |
生物学描述 | 双斑东方鲀为东海和大江河口水域常见的暖温水性近海底层中小型鱼类。主要摄食贝类、甲壳类和鱼类等。体长一般100~300 mm左右,大的可达325mm。肝脏、卵巢和血液均有剧毒,肌肉、皮、精巢亦有毒。 |
分布信息 | 我国仅分布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海域及大江河口水域。; |
文献 | 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鲀形目 海蛾鱼目 喉盘鱼目 鮟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