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RANFORMES |
目中文名 | 蛙形目 |
科名 | Hylidae |
科中文名 | 雨蛙科 |
学名 | Hyla sanchiangensis |
中文名 | 三港雨蛙 |
形态描述 | 依据龙泉、开化标本描述。 成体:雌雄蛙体长30毫米左右;头宽大于头长(表1—31)。吻短圆而较高,雄蛙吻端微尖;吻棱明显;颊部几乎垂直;鼻孔在吻侧偏上方;眼间距大于鼻间距;鼓膜圆而清晰;舌大而圆,后端微有缺刻;上颌有齿;犁骨齿两小团。 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指端具吸盘和横沟;指长顺序3、4、2、1,第2、4指几等长;第3指吸盘与鼓膜大小约相等;指基具蹼,第2、3和3、4指间蹼较发达;关节下瘤明显。蹠部小疣粒多数成行排列;内蹠突明显,卵圆形,无外蹠突。 背面皮肤光滑,颞褶细,内跗褶棱状,胸腹部及股腹面密布扁平疣,咽部较少,雄蛙咽部皮肤松弛。生活时体背绿色,体侧和腹面白色。自吻端有一条棕色细线纹,沿吻棱达眼前角,又从眼后角沿鼓膜上方延至体侧2/3处;在颞部从眼后下角起另有一条棕色细线纹,沿鼓膜下方至肩部,又倒回向前至口角,这些细线纹与鼓膜上方的细线纹平行而不相会合(图1一63b),以此与中国雨蛙相区别;胁部、体侧后端及股前后方、胫内侧,散布数量不等, 大小不同的黑色小圆斑。 第二性征:雄蛙具单咽下外声囊;第1指内侧基部有深棕色婚垫;有雄性线。 蝌蚪:在龙泉,5月底采到后肢长11.6毫米的蝌蚪;生活时体背腹均为黑色,有两条黄色纵纹从吻端开始,沿体背至中部会合为一,延至尾端。后肢长8毫米时,全长约36毫米(表1一32);尾鳍背高与腹高几相等;尾尖细;肛于尾鳍基部的中央(图1一66);唇齿式Ⅰ:1—1/Ⅲ,唇乳突上唇无,下唇两排,中央乳突一排,交错排列成两行,口角具副突(图1—67)。 |
分布信息 | 省内:开化、景宁、龙泉、庆元。国内还分布于安徽、湖南、福建、广西、贵州。; |
经济价值 | 三港雨蛙多栖居于水稻田中,捕食有害昆虫,对消灭农业害虫有一定作用。 其有益系数为93.33%。 |
文献 | 浙江动物志 两栖爬行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