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RANFORMES |
目中文名 | 蛙形目 |
科名 | Pelobatidae |
科中文名 | 锄足蟾科 |
学名 | Vibrissaphora liui |
中文名 | 崇安髭蟾 |
俗名 | 角怪; 坑牛; |
形态描述 | 依据遂昌(九龙山)、江山(周村)、龙泉(凤阳山)等地标本描述。 成体:体粗壮,雄性体长94.2毫米左右,雌性体长83毫米左右(表1一21)。头扁平,头宽大于头长;吻宽圆,略突出于下颌,吻棱明显,颊部略内陷;鼻间距小于眼间距,眼间距略大于上眼睑之宽;眼球上半部为深蓝色,瞳孔纵置,鼓膜隐蔽不显;雄性颞褶较粗厚,在鼓膜后下斜,雌性颞褶细窄;上颌有齿;无犁骨齿,舌圆大,后端游离,缺刻深。前肢长,前臂及手长为体长之半,指细长,指端圆,略膨大,色浅,指长顺序:3、1、4、2,而第4指与第2指几乎等长,指侧缘膜窄;关节下瘤显著,其间有浅色肤棱,内、外掌突均为长圆形,内掌突大于外掌突。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趾端圆,色浅,趾侧均有缘膜,基部相连成蹼,其蹼超过第1、2、3、5趾长的一半,外侧蹠间无蹼,关节下瘤明显,内踱突发达,长椭圆形,无外踱突。 背部皮肤由细肤棱交织成网状,越往体后方肤棱越粗;四肢背面的细肤棱沿纵轴排列,略呈网状,肤棱上的白细痣粒明显;腹面及体侧满布白色小痣粒,腋下腺大而扁,略呈椭圆形,胯部的白色月牙斑显著,有股后腺。 生活时,背前部呈红棕色,往背后部色逐渐加深,带紫色,有许多分散不规则的黑色细斑;上唇缘、颊部、颞部呈桔红色,并有黑斑,颞褶下有一条黑纹;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上唇缘具黑色锥状角质刺1~3枚(图1—48),刺基部宽度为3.5~5.5毫米,刺高为2.9~3.7毫米,一般前刺小、后刺大;雌性个体在相应部位有桔红红点或小黑刺1~2枚,前肢背侧黄褐色,四肢背面有6~7条黑褐横纹;体腹面呈紫肉色,满布白色小点。 第二性征:雄性髭蟾个体大于雌性个体。雄体前臂粗壮,背部皮肤松弛;雄体在繁殖季节上唇缘有黑色的角质刺,雌体在相应部位有桔红色小点或小黑刺;有单咽下内声囊。 卵:卵块呈不规则团状,卵胶膜直径10~12毫米,去卵膜,卵径4.1~4.6毫米,雌体产卵量700枚左右;动物极浅灰色,植物极乳白色。 蝌蚪:蝌蚪(图1一49)体大而肥壮,当后肢长9.9毫米时,全长88.3毫米,体宽17.9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2倍。头及体背面黑褐色,界于体尾之间的背面有一醒目的金黄色丫形斑;尾部有发达的鳍褶,灰褐色并有深色斑点;体腹面色浅;吻圆钝,口大,鼻孔近吻端,眼位于头背侧,出水孔位于左侧;口位于吻腹面,唇周围有乳突,口角副突少,蝌蚪的唇齿式一般为Ⅰ:5—5/Ⅰ:4—4,角质颌极强(图1—50)(见表1—22)。 |
分布信息 | 省内:江山,龙泉、遂昌、庆元等地。国内还分布于江西、福建。; |
分类学讨论 | 关于浙江产髭蟾,曾有人根据雄蟾上唇缘的角质刺2枚,有内声囊特征,把九龙山的髭蟾订名新种九龙山髭蟾。近年来,随着对浙西南两栖动物资源调查的深入,采到标本数量不断增加,分布点有所扩大。从采到的标本看,角质刺数目有1~4枚,个体间的变异较大。因此,把浙江产的髭蟾定名为崇安髭蟾较为确切。 |
文献 | 浙江动物志 两栖爬行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