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RANFORMES |
目中文名 | 蛙形目 |
科名 | Ranidae |
科中文名 | 蛙科 |
学名 | Rana nigrimaculata |
中文名 | 黑斑蛙 |
俗名 | 青蛙; 田鸡; |
形态描述 | 依据杭州、天台、缙云标本描述。 成体:雄蛙平均体长62毫米,雌蛙74毫米左右(表1一47)。头长大于头宽;吻略尖,突出下颌,吻棱不显;鼻间距等于眼睑;眼大而突出;鼓膜大而明显,为眼径的2/3~4/5;颞褶细,犁骨齿两小团;舌宽厚,后端缺刻深。 前肢短,前臂及手长小于体长之半;指端略尖,指长顺序3、1、4、2;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后肢较短而肥硕,胫跗关节达鼓膜;左、右跟部仅相遇或不相遇;趾末端略尖;蹼缘缺刻较深;关节下瘤小而明显;有内、外两蹠突,内蹠突窄长,呈游离刃状。 背面皮肤略粗糙,背侧褶明显;背侧褶间有许多长形肤棱;体背后端呈圆疣;口角的颌 腺窄长;体腹面很光滑。生活时体背颜色变化很大,有淡绿、黄绿、深绿、灰绿或灰褐等色,其上散布数量不等的黑斑;背侧褶金黄色或浅棕色;从吻端开始沿背脊有一浅色脊线;股后侧有酱红色云斑;体腹面乳白色。 第二性征:雄蛙体较小;有一对咽侧外声囊;前肢粗;第1指内侧有粗厚婚垫;有雄性线。 卵:卵彼此粘连成团状,卵径1.5~2毫米,动物极深棕色,植物极淡黄色或乳白色。 蝌蚪:生活时体背面灰绿色,有深色斑点,尾部夹杂浅红和黑斑,腹部浅黄色。后肢芽3.5毫米,全长47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5倍(表1一48),尾肌较弱,鳍褶发达,尾末端细尖。口位于吻腹面,上唇无乳突,下唇有一排交错排列的乳突,唇齿式Ⅰ:1一1/Ⅱ:1—1,少数Ⅰ:2—2/Ⅱ:1—1(图1—92、93)。 |
分布信息 | 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国内还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贵州; |
经济价值 | 对防治农业害虫、维护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据缙云县农业局关于“以蛙治虫”的实验报道,黑斑蛙对消灭纵卷叶螟、叶蝉等有明显效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黑斑蛙的蝌蚪可治疗热疮和疥疮等病;常用作生物实验解剖材料和观察胚胎发育材料;黑斑蛙个体比较大,肉质鲜美,是一种很好的副食品;但是,目前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对蛙类杀伤力很大,以及人为的滥捕,使青蛙资源明显减少,应大力保护。 |
文献 | 浙江动物志 两栖爬行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