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ARTIODACTYLA |
目中文名 | 偶蹄目 |
科名 | Cervidae |
科中文名 | 鹿科 |
学名 | Elaphodus cephalophus |
中文名 | 毛冠鹿 |
俗名 | 青麂; |
形态描述 | (按开化所采E.c.michianus标本描述,该亚种的模式产地在宁波)体型小于黑麂,体长在1000毫米以下。额部、头顶有一簇马蹄状的黑色长毛,该毛长约50毫米,故称毛冠鹿。雄兽具有不分叉的角,几乎隐于额部的长毛中。眶下腺特别显著。无额腺。耳阔圆被毛。雄性上犬齿长大,向下弯曲,露出唇外。尾较短。 通体毛色暗褐近于黑色。颊部、眼下、嘴边色较浅,混杂有苍灰色毛,耳尖及耳内缘近白色。体背直至臀部均褐黑色。腹部、鼠蹊及尾下部为白色。 头骨的额骨前部没有凹陷部分。鼻骨较长而且向上隆起,其后半部向侧方突起成翼状,两侧翼状向下倾斜几乎与鼻梁成一直角。额骨、鼻骨、泪骨与上颌骨之间只余一条狭缝。雄性额骨两侧向后伸出短小的角,角基向额骨两边延伸的棱状脊矮小而短。因此,头骨背部的形态和小麂、黑麂有很大的不同。但泪窝却大而深,其直径长于眼窝的直径。 齿式 。雄性上犬齿发达,侧扁而尖锐,向下外方弯曲,但不向后弯转。下颌3对门齿和1对犬齿横列,向前上方倾斜,其大小形态与黑麂相似。 量衡度A-59 头骨;开01♂ 颅全长198颅基长184鼻骨长68.1 腭骨长25.1 上齿列长59.8 獠牙长34.2颧宽83.7眶间宽53.6后头宽52.3听泡长11.5泪窝长33.6眼窝长29.1角长18.3角基长30.6棱脊长29.5下齿列长62.1 |
分布信息 | 除海岛和浙北平原以外,本省其他丘陵山地均有分布。标本和皮张采自富阳、临安、桐庐、淳安、建德、海宁、宁波、金华、浦江、开化等地。 杭州动物园历年引进记录有余杭、富阳、临安、桐庐、淳安、建德、上虞、诸暨、金华、武义、衢州、龙游、开化、江山、仙居、缙云、云和、遂昌、松阳、龙泉。 国内还分布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 ; |
经济价值 | 其肉可食,皮可制革。全国年猎取量约为10万头,数量最多的是四川、湖南及贵州等省。据浙西7个县调查,1978~1979年毛冠鹿数量在麂类收购总数中占7.0%和6.8%,估计全省毛冠鹿每年收购量约有1千张左右。应适当控制收购量,以保护资源的发展。 |
文献 | 浙江动物志 兽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