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
目名 | CARNIVORA |
目中文名 | 食肉目 |
科名 | Canidae |
科中文名 | 犬科 |
学名 |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
中文名 | 貉 |
俗名 | 貉子; 狸; |
形态描述 | (按杭州所采Ⅳ.p.procyonides标本描述) 体型似狐,但小而粗胖。吻部短,耳短而圆。体呈圆筒状,四肢短,尾短而蓬松。体背为棕灰色,也有略带棕黄色,背中央杂以黑色,故从头顶到尾部,形成一条黑色纵纹。头部毛色与体背色同,眼四周毛黑色,颊部毛长而蓬松。体侧和腹部棕黄或棕灰色,四肢浅黑或咖啡色。尾毛长,腹面浅灰色。齿式(3·1·4·2)/(3·1·4·3)=42 。 量衡度:A-47 |
分布信息 | 省内分布于杭州、余杭、萧山、富阳、临安、桐庐、淳安、湖州、长兴、安吉、宁波、绍兴、上虞、金华、衢州、开化、常山、文成、泰顺、景宁、龙泉等地。 国内还分布于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 ; |
经济价值 | 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皮张大,毛绒丰厚,具有极好的保暖性能;皮板结实,耐磨而富有弹性,可制成上等皮褥、大衣、服装、帽子和衣领等。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且可入药,据《本草纲目》记载:性甘、温,可治元脏虚劳及女子虚惫。 貉在我省分布面很广,产量多,据供销收购站统计:仅萧山县每年有300张左右皮张,全省年产量可达上万张。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对裘皮需求量增加,各地已开始对野生貉驯化饲养,并取得一定成效。 |
文献 | 浙江动物志 兽类 |